膝关节前交叉韧带1-2级损伤的康复训练全流程与注意要点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1-2级损伤的康复训练全流程与注意要点
作者:​贺磊磊   单位:武警四川总队医院
3632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是维持膝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在运动或意外中容易受到损伤。前交叉韧带损伤可分为不同级别,其中1 - 2级损伤相对较轻,但也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并进行科学的康复训练。若康复不当,可能会导致膝关节稳定性下降,增加再次损伤的风险,影响日后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因此,了解膝关节前交叉韧带1 - 2级损伤的康复训练全流程及注意要点至关重要。

一、损伤分级及表现

(一)1 - 2级损伤定义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依据损伤的严重程度可分为三级。1级损伤指韧带仅有少量纤维断裂,其连续性和完整性基本保持,膝关节稳定性未受太大影响;2级损伤则是部分纤维断裂,韧带的松弛度有所增加,但仍能维持一定的膝关节稳定性。

(一)症状表现

1 - 2级损伤患者通常会感到膝关节疼痛,尤其是在活动时疼痛加剧。受伤部位可能会出现肿胀,有时还伴有关节活动度受限的情况。患者在行走或上下楼梯时会感觉膝关节发软,有不稳定感。

二、康复训练全流程

(一)急性期(伤后0 - 2周)

1. 休息与冰敷:在损伤后的最初几天,要让膝关节得到充分休息,避免过度活动加重损伤。同时,要进行冰敷(每次15~20分钟,每日3~4次)和加压包扎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2. 抬高患肢:在休息时,将患肢抬高至高于心脏的位置,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

3.踝泵训练:仰卧位或坐位,进行足背屈(勾脚尖)和足跖屈(绷脚尖)的运动,动作要领是:“慢勾慢绷,用力到顶,保持5秒,多做几次”。

4. 等长收缩训练:进行股四头肌和腘绳肌的等长收缩训练。患者平躺在床上,伸直膝关节,用力收缩股四头肌,保持5 - 10秒后放松,重复进行,每组10 - 15次,每天进行3 - 4组。腘绳肌等长收缩训练则是在屈膝状态下,收缩腘绳肌,同样保持一定时间后放松。

(二)亚急性期(伤后3 - 4周)

1. 关节活动度训练:在疼痛和肿胀有所缓解后,可以开始进行膝关节的屈伸活动度训练。可以进行坐位主动屈伸膝训练和仰卧位主动屈伸膝训练(踩单车的动作)。也可以利用固定自行车(无阻力)进行训练,调整好车座高度,使患腿在踩到最低点时膝盖几乎伸直(微屈),且在无痛范围内进行蹬踏。

2. 肌力训练:除了继续进行等长收缩训练外,还可以增加一些轻度的抗阻训练。例如,使用弹力带进行直腿抬高训练,将弹力带固定在脚踝处,对抗弹力带的阻力进行直腿抬高动作,每组10 - 15次,每天进行3 - 4组。

(三)恢复期(伤后5 - 8周)

1. 平衡与本体感觉训练:平衡和本体感觉对于膝关节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可以进行单腿站立训练,先在稳定的平面上进行,逐渐过渡到不稳定的平面,如平衡垫上。每次单腿站立30 - 60秒,每组进行3 - 5次,每天进行3 - 4组。也可以在单腿站立的情况下进行抛接球等训练,在运动中提高膝关节的本体感觉。

2.强化肌力训练:增加抗阻训练的强度,如使用哑铃进行蹲起训练。患者手持哑铃,缓慢下蹲(膝关节屈曲最大不应超过90°),然后缓慢站起,每组10 - 15次,每天进行3 - 4组。

(四)后期康复期(伤后8周以后)

1. 功能性训练:进行一些模拟日常活动或运动的功能性训练,如上下楼梯训练、跑步训练等。开始时速度要慢,逐渐增加运动的强度和时间。

2. 运动专项训练:如果患者有特定的运动需求,如篮球、足球等,可以进行相应的运动专项训练,提高膝关节在专项运动中的适应能力。

三、注意要点

(一)循序渐进

康复训练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损伤的恢复情况逐渐增加训练的强度和难度。如果训练过度,可能会导致损伤加重,影响康复进程。

(二)正确姿势

在进行康复训练时,要保持正确的姿势和动作规范。不正确的姿势可能会增加膝关节的负担,甚至导致二次损伤。例如,在进行蹲起训练时,要保持膝关节不超过脚尖,避免过度屈膝。

(三)疼痛反应

康复训练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疼痛,但如果疼痛剧烈或持续加重,应立即停止训练,并咨询医生或康复治疗师的意见。这可能是训练强度过大或存在其他问题。

(四)定期评估

定期到医院或康复机构进行评估,了解损伤的恢复情况和康复训练的效果。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康复训练方案,确保康复训练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四、结语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1 - 2级损伤虽然相对较轻,但科学的康复训练是恢复膝关节功能和稳定性的关键。通过遵循康复训练全流程,注意训练中的各个要点,患者可以最大程度地恢复膝关节的功能,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同时,在康复过程中要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通过坚持训练,一定能够重返正常的生活和运动。

2025-08-01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