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药物就像“强酸”一样,如果从手背的细血管打进去,可能会伤害血管甚至让皮肤烂掉。所以,医生会建议在靠近心脏的大血管里放一根“生命线”,这样药物就能安全到达心脏。
目前最常用的有两种“生命线”
PICC导管(外露型)
外观:像一根细长的吸管,从胳膊肘穿进去,另一头露在外面。
适合:治疗时间不超过1年的病人。
优点:不用做手术。
缺点:每周要去医院清洗,露在外面的管子可能引发感染。
输液港(埋在里面)
外观:像一枚硬币埋在胸口或胳膊皮肤下,完全看不见。
适合:治疗超过1年或要长期使用的病人。
优点:每月维护1次,能洗澡游泳,不容易感染。
缺点:要做小手术,刚开始花钱多一点。
别被这些错误想法骗了
错误1:贵的肯定好
真相:有出血问题的不能置入输液港。
错误2:输液港不用管
真相:每月都要冲洗,农村地区可能缺乏维护条件。
错误3:只挑便宜的
真相:PICC每年维护费用约为5000元,输液港如果使用超过1年反而更省钱。
5步教你选对“生命线”
看治疗时间:短于1年→选PICC;超过1年→选输液港。
看血管好坏:血管细/经常打针→优先输液港;血管健康→两个都能选。
看生活习惯:爱运动/游泳→输液港;怕做手术→PICC。
算算钱:治疗短于半年:PICC花钱少;治疗超过1年:输液港更划算。
看安全程度:PICC:可能感染(10个人里有1~2个);输液港:更安全,但出问题要再做手术。
不同人该怎么选择“生命线”
强烈推荐置入输液港的人群:治疗超过1年、血管不好、对胶布过敏、小孩或老人(不会乱抓管子)的人群。
优先选择PICC的人群:治疗3~6个月、经济困难、容易出血的人群。
特别注意:小孩最好选输液港(避免导管意外牵拉或移位);居住于农村地区的患者需提前确认是否具备输液港维护条件。
看病时记得问医生:我要治疗多久?我的血管情况怎么样?哪种方式不影响我的生活?医保能报多少钱?
记住三句话:治疗短于半年→选PICC;治疗超过1年→选输液港;小孩/血管差→直接选输液港。
小提示:两种“生命线”都能救命,关键选最适合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