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8近年来,由于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饮食不规律、精神压力增大等因素,胃溃疡在我国年轻群体中的发病率逐渐上升,而胃溃疡作为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引发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本文将从认识胃溃疡、日常养护及常见问题解答三方面,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一疾病。
认识胃溃疡
1.定义
胃溃疡是指胃黏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而引起的慢性溃疡,好发于胃窦小弯侧及胃角部。其主要病因包括:幽门螺杆菌(Hp)感染、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的长期使用、胃酸分泌过多、不良生活方式、遗传因素等。
2.典型症状与并发症
主要症状:周期性上腹痛(多为餐后1小时左右出现,持续1-2小时缓解)、反酸、嗳气、恶心、食欲减退;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直至出现并发症。
并发症:出血(最常见,表现为黑便、呕血,严重时可休克);穿孔(溃疡穿透胃壁,引发急性腹膜炎,出现剧烈腹痛);幽门梗阻(溃疡瘢痕收缩导致胃出口狭窄,表现为呕吐宿食、腹胀);癌变风险(少数胃溃疡(尤其是长期不愈、直径>2cm者)可能癌变,需定期复查)。
3.诊断方法
胃镜检查:金标准,可直接观察溃疡形态、大小,并取组织活检排除癌变;
幽门螺杆菌检测:碳13/14呼气试验、胃镜活检等;
影像学检查:X线钡餐造影可显示溃疡龛影,但准确性低于胃镜。
胃溃疡的养护
1.饮食调理
规律进餐: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饥饿,减轻胃黏膜负担;
避免刺激:禁食辛辣、过烫、过冷、油炸、腌制食物(如辣椒、火锅、咸菜),少喝咖啡、浓茶、酒精;
优选食物:以清淡、易消化的高蛋白(如鸡蛋、瘦肉、鱼肉)、高维生素(如新鲜蔬果)食物为主,可适量食用牛奶(中和胃酸)、面食(碱性食物)。
2.生活习惯调整
根除Hp:确诊Hp感染后,需遵医嘱采用“四联疗法”(质子泵抑制剂+两种抗生素+铋剂)规范治疗,避免复发;
慎用伤胃药物: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者,需在医生指导下更换药物或联用胃黏膜保护剂;
管理情绪: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加重胃黏膜损伤,可通过运动、冥想、社交等方式缓解压力;
戒烟限酒:尼古丁和酒精会削弱胃黏膜屏障,促进胃酸分泌,加重溃疡。
3.药物治疗与监测
核心药物:
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抑制胃酸分泌,促进溃疡愈合;
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枸橼酸铋钾):形成保护膜,减少胃酸刺激。
疗程与复查:常规胃溃疡治疗需6-8周,Hp阳性者需完成14天根除治疗,停药4周后复查Hp及胃镜,评估愈合情况。
常见问题答疑
1.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有什么区别?
疼痛规律:胃溃疡多为“餐后痛”;十二指肠溃疡多为“空腹痛”或“夜间痛”,进食后可缓解。
发生部位:顾名思义,一个在胃,一个在十二指肠球部。
2.胃溃疡会癌变吗?
绝大多数胃溃疡不会癌变。但反复发作、长期不愈的胃溃疡是胃癌的癌前疾病之一,有一定癌变风险。因此,胃溃疡治疗后必须进行胃镜复查以确认愈合,并取活检排除恶变。
3.喝牛奶可以治疗胃溃疡吗?
误区。牛奶刚下肚时能短暂中和胃酸,缓解不适,但其所含的钙和蛋白质会强烈刺激胃酸分泌,过后反而可能加重症状。因此,不宜过量饮用。
4.胃溃疡需要治疗多久?
一个完整的治疗周期通常为4-8周。但关键在于要完成整个疗程,即使症状消失也不能擅自停药,否则极易复发。是否痊愈需通过胃镜检查来确认。
5.得了胃溃疡,是不是一辈子都不能吃辣了?
并非绝对。在急性发作期必须严格忌口。当溃疡完全愈合、症状消失后,可少量、试探性地食用,并观察身体反应。但总体上,仍建议以清淡饮食为主,避免长期大量食用刺激性食物。
总结
胃溃疡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关键在于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和长期养护。通过改善生活习惯、科学饮食、积极管理病因,多数患者可实现临床治愈,降低并发症风险。若出现持续上腹痛、黑便、呕血等症状,需立即就医,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