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医生如何应对“生命倒计时”?

神经外科医生如何应对“生命倒计时”?
作者:周元君   单位: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709

在医院的深处,有一间被称为“大脑急诊室”的特殊战场。这里,时间以秒为单位流逝,每一次滴答声都可能是生命的天平在摇晃。神经外科医生们身披绿色手术服,面对的是大脑的“生命倒计时”——那些稍纵即逝的抢救窗口,那些稍有不慎便可能酿成悲剧的紧急时刻。他们如何在这场与死神的赛跑中,为患者争取生的希望?

大脑的“红色警报”:神经外科的紧急情况

神经外科急诊室,是大脑遭遇致命威胁时的最后防线。常见的紧急情况包括:

脑出血:如高血压性脑出血、动脉瘤破裂出血,血液直接压迫脑组织,引发颅内压急剧升高。患者可能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极高。

脑外伤:车祸、坠落等导致的颅脑损伤,可能造成硬膜外/下血肿、脑挫裂伤。这些损伤不仅直接破坏脑组织,还可能引发继发性脑水肿、颅内感染等并发症。

脑卒中:包括缺血性卒中(脑梗死)和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是由于脑血管堵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出血性卒中则是脑血管破裂出血。两者都需要快速干预,以挽救濒临死亡的脑细胞。

脑肿瘤卒中:颅内肿瘤突发出血或水肿,导致病情急剧恶化。患者可能出现颅内压增高、神经功能缺损等症状,需要紧急手术处理。

感染:如脑脓肿、脑膜炎等,炎症反应可能引发脑水肿、脑疝,危及生命。

这些情况如同大脑的“红色警报”,每延误一分钟,都可能造成不可逆的神经损伤。

争分夺秒:神经外科医生的“生死时速”

当大脑的“红色警报”响起,神经外科医生们便开始了与时间的赛跑。他们的每一步操作,都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死存亡。

1.第一步:快速诊断

影像学检查:急诊CT是首选,能快速识别出血、骨折、占位性病变等。通过CT扫描,医生可以迅速判断病情,为后续的手术治疗提供依据。

神经系统评估:通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检查判断是否存在脑疝迹象。这些评估有助于医生了解病情严重程度,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电解质等,为手术和用药提供参考。例如,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在手术中可能出现大出血,需要提前准备相应的血液制品和止血药物。

2.第二步:紧急手术决策

根据诊断结果,神经外科医生会迅速做出手术决策。常见的紧急手术包括:

开颅血肿清除术:针对脑出血和脑外伤患者,通过手术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减轻对脑组织的压迫。

动脉瘤夹闭或栓塞:对于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患者,医生会通过手术夹闭动脉瘤或进行血管内栓塞,阻止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

去骨瓣减压术:当颅内压极高,其他降颅压措施无效时,医生可能会选择去骨瓣减压术,即移除部分颅骨以释放压力,保护脑组织。

血管再通治疗:对于缺血性卒中患者,医生会在发病后尽快进行静脉溶栓或机械取栓治疗,以恢复脑血管的通畅,挽救濒临死亡的脑细胞。

3.第三步:术后重症监护

手术结束后,患者会被转入重症监护室(ICU)进行密切监测和治疗。

颅内压监测:通过脑室内导管实时监测颅内压,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脱水药物剂量,维持颅内压在正常范围内。

呼吸支持:对于呼吸困难或呼吸衰竭的患者,医生会进行气管插管或切开,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维持氧合。

并发症预防:包括抗感染、抗癫痫、预防深静脉血栓等。神经外科手术后患者容易发生感染、癫痫等并发症,需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挑战与压力:神经外科医生的“心理战场”

在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神经外科医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

时间窗口狭窄:例如,缺血性卒中的溶栓治疗需在发病后4.5小时内进行,超过这个时间窗口,溶栓治疗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医生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诊断、决策和手术准备。

病情复杂多变:神经外科急诊患者往往病情复杂,可能合并其他脏器损伤或基础疾病。例如,脑外伤患者可能同时合并胸腹部损伤,这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和风险。

心理压力:长期的高强度工作、频繁的夜班以及面对生死抉择的压力,可能导致神经外科医生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因此,医院需要关注医生的心理健康,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和干预措施。

结语:守护大脑的“生命卫士”

神经外科急诊室,是医学前沿的“战场”,也是人性光辉的“舞台”。在这里,医生们用精湛的医术、过人的胆识和无私的奉献,一次次从死神手中夺回生命。他们深知,每一次成功抢救的背后,都是对生命的敬畏和对科学的探索。

2025-07-23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