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血压/血糖监测,你测对了吗

家庭血压/血糖监测,你测对了吗
作者:​王松良   单位:​荣成市人和镇靖海卫生院
1051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许多家庭都配备了血压计和血糖仪,方便随时监测身体状况。然而,测量结果是否准确,不仅取决于设备质量,更与操作方法息息相关。正确的监测方式能帮助我们更真实地了解健康数据,避免因误差导致不必要的焦虑或误判。以下是一些简单实用的操作要点,助您掌握家庭监测的正确方法。

一、血压监测:细节决定准确度

1.测量前的准备

测量前30分钟避免剧烈运动、吸烟、饮用含咖啡因的饮品(如咖啡、茶)或情绪波动,这些因素可能暂时使血压升高。测量前应排空膀胱,静坐5分钟,保持身心放松。

2.测量姿势与设备位置

坐姿测量时,背部挺直并倚靠椅背,双脚平放地面,手臂平放在与心脏同高的桌面上,掌心向上。袖带下缘应位于肘窝上方2~3厘米,松紧以能插入1~2根手指为宜。若使用上臂式电子血压计,需确保袖带中心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线。

3.测量时间与频率

建议每天固定时间测量,如早晨起床后1小时内(服药前、早餐前)和晚上睡前。初诊或血压不稳定者,可连续测量7天,取后6天平均值;血压控制平稳者,每周测量1~2天即可。

4.避免常见误区

不要隔着衣物测量,袖带需直接接触皮肤。

测量时保持安静,避免说话或移动身体。

两次测量间隔至少1分钟,取平均值记录。

长期未使用的血压计,使用前需检查电池电量或充电状态。

二、血糖监测:规范操作是关键

1.测量前的准备

测量前清洁双手,用温水和中性肥皂洗手,避免酒精残留影响结果。若手指冰冷,可搓热双手或用温水浸泡片刻,促进血液循环。

2.采血方法与部位选择

优先选择手指侧面(如无名指、中指)采血,此处神经末梢较少,疼痛感较轻。采血前可甩动手臂或从指根向指尖轻推,使血液充分聚集。使用一次性采血笔,根据皮肤厚度调整穿刺深度,避免用力挤压手指,以免组织液混入血液导致结果偏低。

3.试纸与设备校准

试纸需在干燥、避光环境中保存,开封后尽快使用(通常3个月内)。插入试纸前确认代码与血糖仪一致(部分机型无需手动调码)。定期用标准液校准血糖仪,确保测量准确性。

4.测量时间与记录

空腹血糖建议早晨起床后立即测量(未进食、未服药);餐后血糖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2小时后测量。记录时需标注测量时间、是否空腹及近期饮食、运动情况,便于医生分析数据。

5.避免常见错误

不要重复使用采血针或试纸,防止交叉感染或结果误差。

酒精消毒后需待完全挥发再采血,否则可能稀释血液。

避免将血糖仪暴露在高温、潮湿或极端温度环境中。

定期清洁血糖仪测试口和采血笔,防止灰尘或血渍影响性能。

总结:科学监测,理性看待数据

家庭监测的目的是为了解身体趋势,而非单一数值的绝对准确。若发现血压或血糖持续异常(如多次测量高于或低于正常范围),应及时咨询医生,结合专业检查制订管理方案。记住,设备是工具,方法是桥梁,只有规范操作,才能让家庭监测真正成为健康管理的“好帮手”。

2025-08-22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