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常的生活里,不少人都有过胃痛、反酸以及胀气等各类胃部不适状况,有时这些症状可能只是短暂出现,稍微休息一下就能得到缓解,但有时又会反复发生,对生活质量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实际上,在这些让人困扰的症状背后,或许潜藏着一个“元凶”,即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胃里的“顽固敌人”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细菌,胃部环境呈强酸性,胃酸有强大腐蚀性,众多细菌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难以存活,然而幽门螺杆菌能凭借自身独特结构和生理特性,在胃里稳定生存,它如同顽固的“闯入者”,一旦在胃黏膜处定植,就会引发一系列胃部问题。
幽门螺杆菌与胃部症状的“纠葛”
1.胃痛:炎症引发的隐痛
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部之后会释放出多种毒素以及酶,这些物质会对胃黏膜产生刺激引发炎症反应,当炎症逐渐加重的时候,胃黏膜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胃痛,胃痛的表现形式有多样性,有时可能是隐隐作痛,会让人感觉到胃部一直处于不适状态,有时可能是钝痛,仿佛有重物压在胃部,有时还可能是烧灼感,就好像胃里有火在燃烧一样。而且胃痛发作的时间并不固定,有可能在空腹的时候出现,也有可能在进食之后加剧。
2.反酸:酸碱失衡的后果
幽门螺杆菌的存在会干扰胃部正常生理功能,影响胃部酸碱平衡,正常情况下,胃酸分泌相对稳定,但一旦感染幽门螺杆菌,它会刺激胃壁细胞,导致胃酸分泌过多,胃酸分泌过多后,会反流至食管,引发反酸症状,患者会感觉有酸水从胃里向上涌出,对咽喉和食管产生刺激,引发烧心及喉咙不适等症状。长期出现反酸情况还可能损伤食管黏膜,增加患食管炎、食管溃疡等疾病的风险。
3.胀气:消化功能受阻的信号
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对胃部消化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它会干扰胃的蠕动和排空过程,使得食物在胃内的停留时间延长,食物在胃里长时间发酵,产生大量气体,这些气体不能及时排出体外,便会在胃内积聚,引发胀气现象,患者会感到胃部胀满,甚至出现疼痛,同时还可能伴有打嗝、放屁增多等症状。胀气会给人带来不适,还会影响食欲和消化功能,导致营养吸收出现问题。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1.精准诊断:揪出“元凶”的关键
倘若经常出现胃痛、反酸以及胀气等症状,那就需要注意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此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并进行相关检查,目前常用的诊断方法有呼气试验和胃镜检查等,呼气试验操作简单且无痛苦,患者只需吹一口气,就能检测出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胃镜检查可直接观察胃黏膜状况,同时取组织做病理检查,既能确诊感染,又能了解胃部病变程度。
2.有效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的希望
一旦被诊断为感染幽门螺杆菌,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计划,一般采用抗生素与抑酸药联合使用的方法来根除幽门螺杆菌,抗生素可杀灭细菌,抑酸药可以减少胃酸分泌,为抗生素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