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肺癌患者的营养支持与护理要点

重症肺癌患者的营养支持与护理要点
作者:​欧凤录   单位:​柳州市人民医院
12424

在抗癌的战场上,营养就像士兵的武器,护理则是后方的保障。而对于重症肺癌患者来说,营养不仅是“吃饭”的事,更关乎身体能不能扛得住治疗、副作用能不能缓解、生活质量能不能提高。今天,我们就带大家一起了解:重症肺癌患者在营养支持和护理方面到底该注意哪些关键点。

一、为什么营养支持对肺癌患者这么重要?

肺癌是目前全球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重症肺癌患者,常常因肿瘤本身、手术、放化疗等原因导致食欲下降、体重减轻、免疫力下降。许多患者在确诊时,身体已经处于“营养不良”或“恶液质”状态。有研究表明,营养不良的肺癌患者化疗耐受性差、术后恢复慢、并发症多、生存期也更短。 所以说,营养支持不是可选项,而是“硬通货”。而另一方面,护理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也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像一位体贴细心的生活管家,又像一位严谨专业的健康守护者,护士不仅要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还要关心他们吃得好不好、睡得香不香、心理是否阳光积极。

二、重症肺癌患者为什么容易“吃不下”?

如果你家中有肺癌患者,可能会发现他们常常这样说:“吃两口就饱了。”“嘴里没味儿。”“一吃东西就恶心。”“我没胃口,不想吃。”这不是“作”,而是真实的生理和心理反应。

①肿瘤本身影响

肺癌会消耗大量能量,释放一些炎性因子,导致代谢紊乱,哪怕患者不运动,也会“自己消耗自己”。

②治疗带来的副作用

放疗可能导致口腔溃疡、咽喉干痛;化疗则容易引起恶心、呕吐、腹泻,严重时还会影响肝肾功能,让人吃不下、吸收不了、排泄也不顺畅。

③心理因素

确诊癌症本身就令人心力交瘁,很多患者情绪低落,甚至抑郁,自然就对吃饭没兴趣了。

④活动能力下降

肺癌晚期患者常常伴有乏力、呼吸困难,吃饭都觉得费劲,有时一顿饭要吃上一个小时,吃着吃着就不想吃了。

三、营养支持怎么做?吃啥才“顶用”?

我们常听人说“多吃点营养的”,可什么叫营养的?不同病情、不同阶段的肺癌患者,营养策略可大不一样。

①轻度营养不良患者——加强饮食,科学补充

这类患者身体尚可,不需要特别的“进攻性”营养干预。我们建议少量多餐,每天吃5~6顿,避免一次吃太多引起不适;高能高蛋白饮食,增加鸡蛋、牛奶、瘦肉、鱼虾等优质蛋白;多吃抗氧化蔬果,如番茄、胡萝卜、蓝莓、西兰花;摄入健康脂肪,如橄榄油、亚麻籽油、深海鱼油;增加液体摄入,帮助代谢废物、缓解便秘或化疗引起的干燥感。

②中重度营养不良患者——营养支持“搬上台面”

对于进食量明显减少、体重快速下降的重症患者,光靠吃饭远远不够,这时就要启用专业的营养支持方案。

四、护理中的“小细节”藏着“大智慧”

护理,是让一份好营养“吃进去”“吸收好”“用得上”的保障。它不只是“打针发药”,更是一种全方位、个性化的呵护。

①饮食护理——不是一味地“逼着吃”

很多家属觉得“吃得多就有劲儿”,于是变着花样催患者吃饭。其实,有时候越催越反效果。护理建议,餐前开窗通风、保持食物香气;餐具颜色鲜艳,有助于提高食欲;避免重油重盐食物,减少恶心;进食时姿势端正,半坐位最合适;吃完别急着躺下,防止反流呕吐。

②心理护理——把“吃”变成一种乐趣

病不是吃出来的,也不是不吃就能好的。很多重症患者出现“食欲抑制”,更多是心理层面的抗拒。这时需要“润物细无声”的关怀。护理建议,倾听患者内心,尊重其饮食选择;与患者一起制定饮食计划,增加参与感;利用“饭桌陪伴”,让吃饭不再孤单;鼓励家属以“分享美食”而非“监督进食”的方式参与。

③口腔护理——一张清爽的嘴才有吃饭的欲望

化疗、放疗后,患者常有口干、口腔黏膜破损、味觉障碍等问题,严重影响饮食。护理建议每日清洁口腔2~3次;用淡盐水或无酒精漱口水漱口;若口腔疼痛,可用利多卡因喷雾等对症处理;避免辛辣、烫口、粗糙的食物。

④排便护理——让营养“进得去,出得畅”

营养好了,大便也该通畅。如果长期便秘,会导致腹胀、恶心、影响进食,甚至诱发肠梗阻。护理建议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香蕉、红薯、绿叶蔬菜;鼓励适度活动;必要时使用开塞露、甘油栓;监测排便规律,及时记录。

五、写在最后——营养,是治愈的另一种形式

有人说:“化疗是战斗,营养是补给,护理是后勤。”在抗癌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不只是用药物在战斗,更用食物在修复、用护理在温暖。请记住吃得下、吃得好、吃得准,是重症肺癌患者能否坚持到最终胜利的重要一环。

2025-07-23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