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肩酸痛不用怕 针灸推拿有妙招

颈肩酸痛不用怕 针灸推拿有妙招
作者:​蒋景元   单位:成都东部新区石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8

颈肩部出现酸痛僵硬是现代社会生活工作中的常见疼痛不适症状。导致此类症状的原因多是长期伏案、低头使用电子设备以及不良姿势等因素,这会导致颈部及肩部的肌肉持续紧张和劳损,使局部血液循环受到阻碍,代谢废物不断堆积,进而引发酸痛、沉重、活动受限等症状。中医的针灸与推拿治疗以其安全性高且副作用小的优势,成了当前各年龄阶段最容易接受的诊疗方式。

针灸:疏通经络的科学之道

针灸主要是通过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和阴阳来缓解颈肩的问题。中医认为“不通则痛”,而疼痛大多和经络气血不畅或瘀血阻滞有关。

作用机制的科学阐释——神经调节与镇痛:针刺的刺激能够激发人体自身的镇痛系统,促进内源性镇痛物质,如内啡肽、脑啡肽等的释放,阻断或者减弱痛觉信号向中枢进行传递。改善局部循环:针刺能够有效地扩张局部血管,加速血液循环,增加血氧供应,从而促进致痛物质(如乳酸、炎症因子等)的代谢和清除,消除肌肉痉挛和炎症水肿。调节肌肉状态:针刺能够通过神经反射缓解肌肉过度紧张,抑制异常的肌电活动,恢复肌肉的正常张力和功能。整体调节机能:针灸不仅作用于局部,还能通过经络系统调节全身的脏腑功能,改善整体机能,最终增强机体的抗病和修复能力。

核心穴位:风池,能疏解头项强痛,缓解颈项僵硬和头痛;肩井,能疏通肩颈气血,缓解肩背痛、手臂麻木;天宗,能改善肩胛疼痛、上肢活动障碍;颈夹脊,能舒筋活络,缓解痉挛和神经压迫症状;外关/后溪,能通络止痛,改善上肢放射痛及颈项强痛。

治疗过程:专业医师会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辨证选穴,严格消毒后使用一次性毫针。进针后行针(提插捻转),当产生酸麻胀重的“得气”感后说明有效。留针20~30分钟,也可配合电针或温针灸来增强疗效。一般每周针灸2~3次,5~10次为一个疗程。

推拿:理筋松解的巧手技艺

推拿能通过特定手法作用于人体表面,从而达到舒筋活络、行气活血、理筋整复、滑利关节的效果,直接松解粘连、缓解痉挛和改善活动度。

核心手法——滚法:以小鱼际及手背近小指侧为着力点进行滚动,这种方法渗透力强,能缓解大面积的肌肉疲劳与紧张。揉法:用指、掌或大鱼际吸定于皮肤进行环旋揉动,可温通散瘀(如揉风池、肩井、天宗)。拿法:通过提捏筋肉(如拿颈项、肩井等)来解痉通络,注意力度应由轻渐重。按法:垂直按压穴位或痛点,能够镇静止痛。拨法:横向拨动肌纤维或肌腱,可松解条索状硬结和粘连。扳法:由专业医师操作,瞬间小幅度的扳动可纠正颈椎小关节紊乱(须严格掌握适应证)。

家庭保健法——按揉风池:用双拇指按揉1~2分钟;点按肩井:用对侧手点按30秒,重复3~5次;拿捏颈肩:捏对侧斜方肌上缘3~5遍;掌揉肩胛:环形揉动肩胛周围肌肉2~3分钟;轻叩肩背:以虚拳轻叩放松作为结束。

科学选择与安全事项

选择针灸推拿时,确保安全有效是前提。其一,应选择有资质的正规医疗机构和执业医师。其二,要有明确诊断,需排除骨折、肿瘤、严重骨质疏松、脊髓压迫等器质性疾病。其三,应知晓禁忌证。针灸禁忌证包括:有严重出血倾向、局部感染、过度疲劳、饥饿或过饱、严重心脏病以及孕妇慎用或禁用的部分穴位等,此类情况均需谨慎使用强刺激。推拿禁忌证包括:皮肤破损或有炎症、骨结核、骨髓炎、肿瘤、急性传染病、不明原因的脊柱损伤、严重骨质疏松、椎动脉供血不足等,此类情况均需谨慎施用颈部扳法。其四,了解正常反应。针灸后可能出现轻微酸胀或小瘀点,大多可自行消除;推拿后可能出现短暂酸痛,24~48小时内可缓解。若出现剧痛、头晕、心悸等不适,需立即告知医师。

针灸和推拿作为中医的瑰宝,通过刺激经络、运用巧手,能有效缓解肌肉痉挛、改善循环、减轻疼痛、恢复功能。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科学应用,并结合生活方式的调整,能够帮助患者有效应对颈肩酸痛,重获健康与轻松。

2025-09-09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