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频尿急别大意,可能是泌尿系统在 “报警”

尿频尿急别大意,可能是泌尿系统在 “报警”
作者:唐坤   单位:荥经县人民医院
5078

“刚上完厕所,没过几分钟又想去,每次尿量却很少”“突然想排尿,根本憋不住,甚至会尿湿裤子”—— 这些尿频尿急的症状,很多人会觉得是 “小毛病”,忍忍就过去了。但实际上,尿频尿急可能是泌尿系统发出的 “报警信号”,背后可能藏着感染、结石、甚至肿瘤等问题,及时重视和干预才能避免小问题拖成大麻烦。

一、先搞清楚:什么是尿频尿急? 正常成年人白天排尿 4-6 次,夜间 0-2 次,超过这个次数就可能是尿频;尿急则是突然出现的强烈排尿欲望,很难被抑制,甚至可能来不及跑到厕所就发生尿失禁。这两种症状常常同时出现,医学上称为 “下尿路症状”,就像泌尿系统的 “信号灯”,提示尿路可能受到了刺激或损伤。

需要注意的是,尿频尿急的判断要结合个人情况:比如喝水过多、喝浓茶咖啡后排尿次数增加,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但如果没有明显诱因,突然出现排尿次数增多、憋不住尿,就需要警惕病理原因了。

二、哪些泌尿系统问题会引发尿频尿急? (一)尿路感染:最常见的 “元凶” 泌尿系统感染(如尿道炎、膀胱炎)是导致尿频尿急最常见的原因,就像尿路被细菌 “侵犯” 了。细菌在尿道或膀胱内繁殖,会刺激尿路黏膜,导致黏膜充血、水肿,让人频繁产生 “想排尿” 的错觉,每次排尿时还可能伴有尿痛、尿液浑浊甚至带血。

女性由于尿道短而直,距离肛门近,更容易被大肠杆菌等肠道细菌感染;男性若不注意卫生,或有包皮过长,也可能引发尿路感染。这种感染若不及时治疗,细菌可能往上蔓延至肾盂,引发肾盂肾炎,出现腰痛、发热等更严重的症状。

(二)尿路结石:移动的 “刺激物” 膀胱或尿道里的结石,就像一颗 “小石子” 在尿路里移动,会不断摩擦、刺激尿路黏膜,导致尿频尿急。这种症状往往突然出现,可能还伴有排尿中断(结石堵住尿道)、下腹部疼痛或腰部酸痛,严重时尿液中会带血。

结石越小,越容易在尿路里 “游走”,刺激症状也越明显。如果结石长期卡在尿道里,还可能导致尿路梗阻,影响肾功能,需要及时通过药物或手术取出。

(三)前列腺问题:男性专属的 “困扰” 男性到了中老年,前列腺容易出问题。前列腺炎(多见于中青年)或前列腺增生(多见于老年),都会压迫尿道,刺激膀胱,引发尿频尿急 —— 比如前列腺炎患者可能伴有会阴部坠胀、排尿时尿道灼热感;前列腺增生患者则可能出现排尿困难、尿线变细,夜间起夜次数明显增多,严重影响睡眠。

三、出现尿频尿急,该做哪些检查? 如果症状持续超过 1-2 天,或伴有尿痛、血尿、腰痛、发热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常见的检查包括:

尿常规检查能快速判断是否有尿路感染(如尿液中白细胞、细菌增多);泌尿系超声可以查看肾脏、膀胱、前列腺是否有结石、肿瘤、前列腺增生等病变;必要时还会做尿流动力学检查,评估膀胱和尿道的功能,判断是否存在膀胱过度活动等问题。这些检查能帮助医生精准找到病因,避免盲目用药。

四、如何应对和预防尿频尿急? (一)针对病因治疗 如果是尿路感染,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生素,一定要按疗程用药,不要症状一缓解就停药,否则容易复发;尿路结石患者可根据结石大小,通过多喝水、服用排石药或体外碎石等方法治疗;前列腺问题则需根据具体病情,采用药物或手术治疗。

(二)日常护理很重要 出现尿频尿急时,要注意多喝水(每天 1500-2000 毫升),通过大量排尿冲洗尿路,减少细菌滋生,但睡前 1-2 小时可少喝水,避免夜间频繁起夜;注意个人卫生,每天用温水清洗会阴部,勤换内裤,女性排便后要从前往后擦,避免肛门细菌污染尿道;暂时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少喝浓茶咖啡,减少对尿路的刺激。

尿频尿急虽然常见,但绝不是 “小事”。它可能是泌尿系统在提醒我们 “出问题了”,及时关注这些信号,找准原因并积极治疗,才能保护好泌尿系统的健康。记住,身体的任何不适都值得被重视,早发现、早处理,才能避免小毛病变成大麻烦。

2025-07-29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