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生病需要输液治疗时,家长们可能会发现,医生常常会建议使用留置针。这让不少家长感到疑惑,为什么不直接用普通针头,而是要选择留置针呢?其实,留置针在儿童输液治疗中具有显著优势,下面就为家长们详细介绍这3大关键优势。
减少反复穿刺痛苦,呵护孩子身心
儿童的血管相较于成年人更细、更脆弱,而且他们往往对打针充满恐惧和抗拒,难以配合医护人员操作。普通针头在每次输液结束后都需要拔除,下次输液时又要重新穿刺。反复的穿刺不仅会给孩子带来强烈的疼痛感,还会让孩子对医院和打针产生更深的恐惧心理,甚至可能留下心理阴影。
而留置针的设计巧妙,其软管部分能够在血管内保持柔软状态,减少对血管壁的刺激。一次成功穿刺后,留置针可以在血管内保留3~5天,期间无需再次穿刺。这就意味着,在孩子整个输液疗程中,大大减少了痛苦体验,让孩子在治疗过程中能保持相对轻松的状态,也有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方便日常护理,提升治疗效率
儿童天性好动,在输液过程中很难长时间保持安静不动。普通针头固定相对简单,容易因孩子的活动而出现移位、脱出,进而导致药液外渗,引起局部肿胀、疼痛,甚至可能造成组织坏死等严重后果。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需要重新穿刺,不仅增加了孩子的痛苦,还会延误治疗。
留置针配备了专业的固定装置和敷料,能够牢固地固定在皮肤上,即使孩子活动较多,也能有效降低针头移位、脱出的风险。同时,留置针的存在让护士在进行输液、给药、采血等操作时更加便捷,无需每次都寻找合适的血管进行穿刺,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治疗效率。而且,在非输液时间,留置针还可以用肝素帽或正压接头封闭,不影响孩子的日常活动,家长可以带孩子进行适当的活动,促进孩子身体恢复。
降低感染风险,保障孩子健康
普通针头每次穿刺都是对皮肤和血管的一次损伤,增加了外界细菌侵入的机会。而且频繁穿刺还可能导致血管壁受损,引发静脉炎等并发症。而留置针在穿刺时采用严格的无菌操作,穿刺成功后,留置针的软管与血管贴合紧密,外部有敷料覆盖,形成相对封闭的环境,能有效减少外界细菌进入血管的可能性。
此外,留置针使用的材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不易引起身体的排斥反应和过敏现象。同时,医护人员会定期对留置针部位进行消毒和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进一步降低感染风险,为孩子的治疗保驾护航。
儿童输液首选留置针,无论是从减少孩子痛苦、方便日常护理,还是降低感染风险等方面来看,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了解这些优势后,家长们在孩子输液治疗时,可以更加放心地配合医护人员使用留置针,助力孩子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