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泵运动禁忌证全解析:哪些情况绝对不能做?

踝泵运动禁忌证全解析:哪些情况绝对不能做?
作者:李茜   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189

踝泵运动是一种操作简便且效果十分突出的下肢运动方式,具有不受场地限制等特性,被广泛推荐用于预防深静脉血栓、改善下肢血液循环。不过,这项看似无害的运动并非对所有人都适宜,在某些特定情形下,盲目开展踝泵运动有可能引发严重后果,本文会详细解析踝泵运动的绝对禁忌证,以此帮助大家了解何时应当避免进行这项运动。

一、踝泵运动的基本原理与标准做法

踝泵运动主要借助踝关节的背屈、趾屈以及环绕动作来推动下肢血液循环,其标准做法是让患者采取平卧或者半卧位,先将脚尖最大限度地勾起朝向自身并保持5秒,接着脚尖向下做跖屈运动并保持5秒,最后以踝关节作为中心做360度的环绕运动,建议每次运动持续5至10分钟,每天最少进行3次。这种运动可有效地激活小腿肌肉泵的作用,促进静脉血液回流,特别适合长期卧床或者久坐的人群用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尽管这项运动看起来简单且安全,然而在某些特定身体状况下却有可能造成伤害,了解其禁忌证是非常关键的。

二、绝对禁忌证:这些情况严禁进行踝泵运动

患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严禁开展踝泵运动。一旦静脉内形成血栓,踝泵运动所产生的肌肉挤压作用就有可能致使血栓脱落,引发致命的肺栓塞。同样,新近出现下肢骨折的患者,在骨折尚未愈合之前也应当避免此项运动,以防影响骨折端稳定性或者造成二次损伤。急性期下肢软组织损伤,比如严重扭伤、肌肉拉伤等情形也不适宜进行踝泵运动,因为运动可能会加重局部肿胀与疼痛。安装了下肢外固定支架或者正在进行骨牵引治疗的患者,鉴于运动可能会对固定效果产生影响,同样属于禁忌范畴。另外,某些因神经系统疾病导致下肢感觉障碍的患者,由于无法感知运动带来的不适或疼痛,也不建议自行开展踝泵运动。

三、相对禁忌证与注意事项

除了上述提及的绝对禁忌证之外,还存在一些需要对踝泵运动给予谨慎对待的情形。患有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患者,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之下把控运动强度,因为过度运动有可能会致使静脉血液逆流的情况加重。那些存在轻度踝关节肿胀或者疼痛症状的患者,可以尝试进行较为温和的踝泵运动,不过要密切留意症状的变化情况,一旦疼痛加剧就应当即刻停止。心血管疾病患者在进行踝泵运动的时候,需要注意把控节奏,防止过快过猛的动作引发血压出现波动。对于长期卧床的虚弱患者而言,初次开展踝泵运动的时候应当从最小幅度着手,按照一定的顺序逐步增加运动量。不管是哪种情况,如果在运动过程当中出现了下肢疼痛加剧、肿胀较大或者呼吸困难等症状,都要马上停止运动并寻求医疗援助。要牢记,踝泵运动尽管较为简单,然而安全始终是最为关键的。

2025-08-15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