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月经不调”当小事

莫把“月经不调”当小事
作者:​梁霞   单位:达州市通川区翠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008

月经不调是许多女性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问题,有些可能只是阶段性的特发症状,而有些则可能是身体发出的重要警示,这些月经的周期波动或者经量变化可能在背后隐藏着贫血、不孕、早衰、内膜病变等严重后果,以下将围绕月经不调问题的识别、危害以及应对方法进行科学解析。

需要警惕的月经不调问题

月经不调其实涵盖了经期、周期、经量等多方面的异常问题,首先是周期紊乱,如果月经周期过短,低于21天,即一个月内多次来月经,就可能提示存在无排卵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异位症等问题;如果月经周期过长,超过35天或两个月甚至三个月才来一次月经,就可能存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或者过度节食导致的雌激素不足问题。

经量异常也可以分为过少以及过多两种情况,月经过少一般是指总经量低于20mL,湿透的卫生巾不足三片,则提示可能存在宫腔粘连、卵巢早衰等问题;月经过多一般是指每次月经量超过80mL,也就是每个小时都需要更换一次卫生巾,这就需要警惕子宫肌瘤、内膜息肉、凝血功能障碍等问题。

月经不调常常还会伴随其他症状出现,例如非经期出血、痛经严重、停经超过6个月的闭经等,以及经前出现乳房胀痛、情绪失控、头痛等综合征,这些都是需要注意与警惕的月经不调症状。

月经不调引起的健康危机

长期的月经不调往往提示存在或者可能引发全身性的健康问题,例如贫血,长期失血导致人体血红蛋白水平降低,从而引发头晕、心悸等典型贫血症状。又如生育力下降,月经异常可能同步引起排卵异常以及子宫内膜的容受性下降,从而导致反复流产或者不孕。

在月经不调的患者人群中,罹患其他妇科疾病的风险同步增加,例如盆腔炎,子宫内膜相关疾病等。月经不调伴随的雌激素波动则将导致皮肤色斑、痤疮以及骨密度流失等问题。长期的月经不调往往会引起患者的情绪障碍问题,焦虑、抑郁等风险提升,并在此过程中形成内分泌异常-情绪异常的恶性循环,除此以外,患者代谢也将紊乱,糖脂代谢异常则将提升糖尿病、心血管病风险。

月经不调的常见诱因

虽然月经不调发生情况各异,但其发生往往存在三种常见诱因,最为常见的是生活习惯问题,例如过度节食减肥(当体脂率下降至22%以下时,就可能发生停经问题),同时过度运动也会加剧风险;此外,熬夜以及长期压力也是引发月经不调的常见因素,生物钟紊乱会抑制下丘脑功能,从而影响排卵;寒冷刺激是秋冬季出现月经不调的常见诱因,例如经期受凉导致盆腔血管收缩,进而诱发痛经或者月经周期延长。

疾病和药物因素也能诱发月经不调,例如子宫肌瘤、腺肌病以及多囊卵巢综合征,都是直接干扰月经的妇科疾病;在全身性疾病中,可见甲亢、甲减、糖尿病、高泌乳素血症等;另外,使用避孕药、减肥药以及抗生素都可能扰乱激素平衡,从而影响月经。

科学应对月经不调

出现月经不调问题后,主要可以从两个角度入手进行处理:首先是生活调整,在饮食方面,适当增加动物肝脏、菠菜等富含铁元素的食物以及维生素B族的摄入,注意忌食生冷、高糖食物;同时,适当增加运动,肥胖者进行减重管理,都能改善排卵情况;日常还要注意情绪管理,通过自我调节、冥想、心理咨询等方式缓解生活压力,以改善内分泌失调问题。

长期无法改善的月经不调则需要及时就医、明确病因,一般检查包括性激素六项、超声、血常规等,后续可根据个体情况对症调理激素水平、手术切除肌瘤或中医药调理等。

结束语

    由上可见,对于月经不调这一常见问题,不要因其症状轻微或对日常影响不大就忽视其风险,不能因习以为常而耽误病情和治疗,无论是周期紊乱还是痛经加剧,都是生殖系统发出的求救信号,通过对症治疗和调整生活方式及时控制病情发展,避免引发其他更为严重的后果才是正确的应对方式。

2025-08-12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