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透析对那些肾功能几乎完全丧失的终末期肾病患者来说,是维持生命的重要办法。而合理吃药,对保证腹膜透析的效果、控制并发症、让患者生活得更好,起着关键作用。肾病患者因为肾功能不行了,身体代谢和调节能力变差,会出现许多并发症,需靠不同的药来专门治疗。下面就给大家讲讲腹膜透析患者常用药的相关知识。
一、磷结合剂:抵御高磷血症的坚固盾牌
(1)关键作用 高磷血症是腹膜透析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可引发皮肤瘙痒、钙吸收障碍及骨骼病变(如肾性骨病),甚至增加血管钙化风险。磷结合剂通过与食物中的磷结合形成不溶性复合物,随粪便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血磷水平,守护血管与骨骼健康。
(2)类型与用法
含钙制剂:如碳酸钙、醋酸钙,需在餐中嚼服,确保药物与食物中的磷充分混合,发挥最佳结合效果。
非含钙制剂:
司维拉姆:适用于高钙血症患者,不增加钙负荷,餐中整片吞服。
碳酸镧:特异性结合磷,安全性高,需餐中嚼服,减少不良反应。
(3)注意事项
必须随餐服用,否则无法有效结合磷;
长期使用含钙制剂需定期监测血钙,避免血钙过高导致血管钙化。
二、维生素 D:开启骨骼健康之门的钥匙
(1)核心作用 腹膜透析患者因肾功能衰竭,无法正常合成活性维生素 D,导致肠道钙磷吸收障碍,易引发肾性骨病(如骨质疏松、骨软化)。活性维生素 D(如骨化三醇)可直接促进钙磷吸收,调节骨代谢,预防骨骼病变,改善活动能力与生活质量。
(2)补充方案 直接补充活性维生素 D(如骨化三醇),无需肝肾代谢,可快速发挥作用。
(3)注意事项
可与钙剂联合使用,但需避免过量摄入导致高钙血症(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多尿等);
初始剂量一般为 0.25-0.5μg / 次,每周 2-3 次,需根据血钙、血磷及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调整。
三、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抗贫血的强劲动力
(1)核心作用 肾性贫血是腹膜透析患者的常见问题,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头晕,严重影响生活质量。EPO 可刺激骨髓生成红细胞,有效纠正贫血。
(2)用法与目标
起始剂量:50-100IU/kg,每周 3 次,皮下或静脉注射;
治疗目标:血红蛋白维持在 100-120g/L,避免超过 130g/L(增加血栓风险)。
(3)注意事项
治疗初期需密切监测血压,高血压患者需先控制血压;
必须与铁剂联合使用,确保转铁蛋白饱和度>20%(缺铁会降低 EPO 疗效);
避免过度纠正贫血,以防增加心脑血管负担。
三、铁剂:红细胞生成的关键原料
(1)核心作用 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必需原料,腹膜透析患者常因缺铁导致贫血,单用 EPO 治疗效果不佳时需补充铁剂。
(2)类型与用法
口服铁剂:如硫酸亚铁、琥珀酸亚铁,饭后服用以减少胃肠道刺激,搭配维生素 C(100mg 与 200mg 铁剂同服)可促进吸收;
静脉铁剂:如蔗糖铁,适用于严重缺铁或口服不耐受者,需严格遵医嘱剂量。
(3)注意事项
避免与牛奶、茶、咖啡同服(鞣酸抑制铁吸收);
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需继续服药 3-6 个月补足储存铁,监测铁蛋白>50μg/L;
常见副作用为黑便(正常现象)、便秘,偶有胃肠道不适。
四、用药管理的核心原则
精准化用药:
剂量、时间严格遵医嘱,如磷结合剂餐中嚼服、EPO 固定每周注射时间;
药物配伍需注意禁忌:铁剂与四环素、牛奶间隔 2 小时;维生素 D 与强心苷联用需警惕心律失常。
定期监测:每 1-3 个月复查血钾、血磷、血钙、血红蛋白、铁蛋白等指标,根据结果调整方案。
个体化调整:结合体重、残余肾功能、并发症(如糖尿病、心血管病)优化用药,确保疗效与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