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是常见呼吸道疾病,易反复咳嗽、喘息,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随着年龄增长,老人肺功能减弱,更需科学治疗。以下将带大家了解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如何治疗。
药物治疗:控制症状与减少急性发作
药物治疗应依据患者具体情况个性化制定,旨在减轻症状、延缓病情发展。
1.支气管扩张剂
β₂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为短效类,用于缓解急性症状;沙美特罗是长效药,可长期维持治疗,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缓解喘息症状。
抗胆碱能药物:异丙托溴铵属短效药,噻托溴铵为长效药,日服一次,患者依从性佳,可减少黏液分泌、扩张支气管,适用于痰液多且伴喘息的患者。
联合用药:症状严重者可将不同药物联用,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以增强疗效、降低单一药物用量。
2.祛痰药
乙酰半胱氨酸:能稀释痰液且具有抗氧化作用,对伴有肺气肿的患者较为适用。
氨溴索:可推动黏膜纤毛活动,加快痰液排出,安全性佳,适宜长期使用。
羧甲司坦:可调控黏液分泌,助痰液排出,对慢性咳黏痰者疗效较好。
3.抗感染药物 仅在急性加重期(痰液量增、呈脓性且发热)时应用。
经验治疗:轻症可选口服阿莫西林、头孢呋辛;重症或伴基础疾病者,静脉给予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
精准治疗:应依据痰液培养与药敏试验结果选药,避免滥用引发细菌耐药。
4.糖皮质激素
吸入制剂:如布地奈德,适用于反复喘息、气道敏感人群,长期使用要重视预防真菌感染的口腔护理。
全身给药:仅于急性加重期短期应用(如泼尼松),忌长期使用,以防老人出现骨质疏松、血糖升高等不良反应。
非药物治疗:改善环境,增强体质
非药物干预对于降低疾病复发率至关重要,应全程贯穿于治疗中。
戒烟及环境管理:吸烟乃关键危险因素,因此要坚决戒烟,同时避免接触二手烟。室内通风,湿度保持在40%~60%;雾霾时关窗,用净化器滤除PM2.5。
呼吸训练:缩唇呼吸(鼻吸口呼似吹哨,吸呼时长比为1:2)可提高气道压力,防止小气道过早闭合;腹式呼吸(一手置于腹部,吸气腹部隆起,呼气凹陷)可强化膈肌,提升通气效能。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逐步增强耐力。
饮食与锻炼:确保摄入足量蛋白质(如蛋类、鱼类、豆类)及维生素(鲜蔬果),避免过咸过甜食物。病情平稳期,可做散步、打太极等低强度活动,每周3~5次,每次20~30分钟,以不觉疲劳为度。
急性加重期的处理
在急性发作阶段(症状骤然加重,如咳嗽加剧、痰液增多、喘息明显),要及时处理,防止发展为呼吸衰竭: 速去就医:全面评估病情,若有必要则安排住院。 强化治疗:增加支气管舒张剂使用频率,短期联用糖皮质激素,根据感染情况合理应用抗生素。 辅助排痰:家属可帮患者拍背助排痰(自下而上、由外至内),必要时用雾化吸入稀释痰液。 密切监测:留意呼吸频率、血氧情况,若意识不清、发绀加重,需紧急施救。
长期管理:预防复发是关键
定期随访:每3至6个月进行一次肺功能(FEV₁/FVC)检查,用以评估患者病情进展。 预防接种: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每5年接种肺炎球菌疫苗,降低感染引发急性发作的风险。 心理关怀:慢性病患者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家属需加强陪伴,情况严重时开展心理干预。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治疗应采取药物与生活调整协同策略,核心在于防止病情急性恶化、维护肺部功能,患者及家属要与医生紧密协作,制定个性化方案,进而提升生活品质、延长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