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挤压伤就医前该如何自救

手部挤压伤就医前该如何自救
作者:马笑   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222

今年夏季,机修工人小张在使用扳手时,不慎将左手挤伤,痛得出了一身汗。他下意识摸了摸手背,又涂抹了红花油,可半个多小时后,手指肿得像根萝卜。到医院检查后才发现,他的骨头出现了细微裂痕,因前期处理不当,足足花了两周才痊愈。而另一位母亲李太太,在发现孩子关车门夹到手指时,立即用洁净毛巾包裹冰块冷敷,再用硬纸板固定孩子的手指。经医院检查,医生表示“处理得很好,未造成二次损伤”。

其实,手部挤压伤的自救方法可总结为易记的几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优先“止损”,避免损伤扩大

无论是手部被机床卡住,还是被门等其他物品夹伤,都需第一时间移除致伤物。例如在厂房内,要先关闭所有电器电源,防止误碰开关造成二次伤害;若在家中遇到手指被门卡住的情况,可用银行卡等薄硬物品轻轻撬开门缝取出手指,但动作切勿用力过猛,以免损伤血管和神经。若有尖锐物体(如装饰用砖头)挤压手部,需用手扶住物体边缘,避免其边角擦伤手部。若致伤物压力过大无法独自搬动,切勿鲁莽尝试,应立即求助他人,同时让伤者保持手部放松,不要用力握拳。去年就有一位店员小王,因独自搬运手推车时无法稳住车身,被手推车挤伤,导致伤势加重。

第二个步骤:根据症状,科学处理伤口

若手部有出血,可用干净的纱布、毛巾或衣服压迫止血。若出血量较大且呈喷射状(多为动脉出血),需用手按压伤口的近心端(例如手指根部,靠近心脏一侧);若出血速度较慢、颜色暗红(多为静脉出血),则直接按压伤口即可。切勿用铁丝、绳子等物品捆绑手指,捆绑过紧易导致肌肉坏死,风险更高。此处需特别注意:按压力度以能止血且指尖有微弱跳动为宜——力度过轻无法止血,过重则会阻碍血流,易引发组织坏死。若伤口有明显破损(未露出骨头和肌腱),可用清水或温和的生理盐水清洗,避免使用肥皂、洗洁精等刺激性液体,以防引发伤口刺痛或感染。

第三个步骤:冷敷消肿,牢记“隔布、定时”原则

冷敷的最佳时机是受伤后48小时内。找一个冰袋,用干净毛巾包裹2-3层(防止冻伤皮肤),敷在受伤部位,每次15~20分钟,间隔1~2小时重复一次。若没有冰袋,可用干净塑料袋包裹冰块,再用湿布或毛巾裹住后敷于患处。切勿像小张那样涂抹红花油、活络油,这类药物会扩张局部血管,反而加重水肿。

第四个步骤:简易固定,降低二次损伤风险

若怀疑手指骨折(例如活动时伴随剧烈疼痛或手指出现变形),可找硬纸板、杂志或塑料瓶,裁出与手指形状匹配的合适尺寸,再用柔软布料垫在手指与固定物之间(尤其儿童手指娇嫩,需避免硬物直接接触皮肤),最后用纱布或布条固定,并将患手抬高(最好高于心脏位置),以利于减轻肿胀。不要过度挤压或摩擦受伤部位,否则可能导致骨折断端移位。老年人需特别注意,即使仅受到轻微挤压,也不要“忍忍就好”——老年人多患有糖尿病、血管疾病等,伤口愈合速度较慢,轻微外伤也可能诱发感染。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更需提高警惕:即便没有出血,若手指麻木持续超过10分钟,也需尽快就诊,以防出现严重并发症。

第五个步骤:运输过程中注意防护

前往医院途中,仍需做好手部保护:自行行走时,将患手置于胸前,避开路边栏杆、门框等障碍物;乘车时,用清洁的纸箱或海绵将患手垫起,再用安全带小心固定纸箱(避免压迫手臂),同时注意保持手掌在胸前位置;骑车前往医院时,务必将受伤的手远离车把和车轮,避免被风刮到或受到其他磕碰。

第六个步骤:后续观察需留意

若伤口暂时止血、肿胀程度较轻,仍需密切观察后续情况:若受伤后1~2小时内手指仍有发麻、发胀感,或按压手指后皮肤颜色恢复时间超过3秒,均提示血流不畅,需及时就医。切勿等到手指发紫才重视。

手部挤压伤看似常见,但只要做好自救防护,就能减轻痛苦、加快康复。谨记“不搓揉、不盲目涂药、先冷敷、及时就医”,在危急时刻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双手。

2025-10-17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