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是生命最基础的律动,可对许多人来说,这份本应轻松自然的“律动”,却被一种悄无声息的疾病打乱,它就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作为全球第三大死亡原因,慢阻肺堪称隐藏在呼吸间的“隐形杀手”,它偏爱隐匿,许多患者察觉时,病情已不容乐观。
走近慢阻肺:肺部健康的“沉默破坏者”
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常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吸入吸烟产生的有害物质、污染的空气等,会让气管和支气管发炎肿胀、气道弹性减退、变窄堵塞,导致气体进出肺部困难、呼吸费劲。其形成与吸烟、长期接触油烟粉尘、呼吸道反复感染,及遗传、年龄增长、空气污染等多因素相关。
警惕早期症状:身体发出的危险信号
慢阻肺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很容易被忽视,许多患者以为只是普通咳嗽、气短,结果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其实,只要细心观察,身体会发出一些“求救信号”:
1.慢性咳嗽:慢性咳嗽是慢阻肺常见早期症状,可能是偶尔干咳或伴少量白色黏液痰,晨起较明显。随病情发展,咳嗽会更频繁剧烈,这或许是气道的“抗议信号”。
2.咳痰:慢阻肺患者常咳出白色黏液痰或浆液性泡沫痰,若痰量骤增、颜色变黄或变绿甚至带血丝,可能合并感染,这种情况需格外注意。
3.气短或呼吸困难:这是慢阻肺标志性症状,早期仅剧烈运动(如爬楼梯、跑步)时出现,休息可缓解;病情加重后,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都会喘不过气。
4. 喘息和胸闷:部分患者会感觉呼吸时伴有喘息声,胸口像被一块大石头压着,喘不过气,这是因为气道狭窄,气体进出受阻,肺功能下降。
治疗方法:多管齐下对抗病魔
一旦确诊为慢阻肺,积极治疗是关键。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控制病情:
1.药物治疗
药物是慢阻肺治疗的基础,旨在缓解症状、减少急性加重。常用支气管扩张剂(长效可维持气道开放,短效用于应急),重症者可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炎,祛痰药可稀释痰液以帮助排出,改善呼吸道功能。
2.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缩唇呼吸训练(防止气道塌陷)和腹式呼吸训练(增加通气量),以及散步、太极等运动(增强耐力、强化心肺功能),此外还需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必要时进行干预。
3.氧疗
低氧血症患者需进行长期家庭氧疗,这可以提升血氧分压、改善缺氧状况、缓解呼吸困难、延缓肺心病进展、提高生存率,但需要医生依据病情和血气分析结果来确定吸氧流量与时间。
4.手术治疗
特定情况下可采取手术治疗,如肺减容术,即切除病变的肺组织以减小肺容积、改善呼吸功能;对于终末期患者,可选择肺移植,但该手术难度大、供体稀少,且术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以防止排异反应。
预防之道:构筑健康的呼吸防线
预防永远胜于治疗,对于慢阻肺也是如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预防慢阻肺的发生:
1. 戒烟:戒烟是预防慢阻肺的首要措施。吸烟者要尽早戒烟,避免二手烟暴露,减少对肺部的损害。研究表明,戒烟后肺功能下降速度会明显减慢。
2. 减少空气污染暴露:在雾霾天气或空气污染严重时,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如需外出,佩戴防护口罩。在家中使用空气净化器,保持室内空气清洁;注意厨房通风,减少油烟污染。
3. 职业防护:从事存在职业危害的工作的人群,要做好个人防护,如佩戴专业防护口罩、使用防护设备等,减少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的吸入。
4. 预防呼吸道感染:积极预防呼吸道感染,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减少慢阻肺的发病和恶化。日常生活中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
5.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游泳等,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肺功能;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和优质蛋白,保证营养摄入;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感冒。
6. 定期体检:特别是40岁以上人群、长期吸烟者、有职业暴露史者等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慢阻肺虽然可怕,但只要我们提高警惕,做好预防措施,积极治疗,就能有效降低患病风险,控制病情发展。让我们一起关注呼吸健康,远离慢阻肺的威胁,自由畅快地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