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烧、腹泻 护理有3个关键步骤

孩子发烧、腹泻 护理有3个关键步骤
作者:罗秋月   单位:达川区麻柳镇大滩卫生院 内科
536

孩子突然发烧、腹泻,是新手爸妈常遇到的“紧急情况”。看着孩子精神差、哭闹不止,家长易慌神——退烧药怎么用?腹泻该喂什么?要不要立刻送医?其实,发烧和腹泻多是孩子免疫系统应对感染的反应,科学护理能减轻不适、促进恢复,记住3个关键步骤,就能安心应对。

首先明确:孩子发烧≠“必须立刻退烧”,腹泻≠“完全不能吃”。发烧是身体对抗病原体的“防御机制”,适度发烧可增强免疫力;腹泻多由病毒(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或饮食不当引起,核心风险是脱水而非“拉肚子本身”。护理关键不是“压制症状”,而是“缓解不适、防并发症”。

关键步骤一:精准应对发烧,抓“时机+用药规范”

“要不要用退烧药”,按体温和精神状态判断:体温<38.5℃,精神好:优先物理降温——解开衣物(别裹太厚),用温毛巾擦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保持室内通风,温度24~26℃;让孩子多喝温白开水,补水又助降温。

体温≥38.5℃,或精神差:用儿童专用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适合3个月以上)、布洛芬(适合6个月以上)选一种,不交替用。严格按“体重算剂量”(别按年龄估),间隔4~6小时可重复用,24小时不超4次。

避坑提醒:①不用酒精擦身,避免皮肤吸收致中毒;②不追求“快速退烧”,退烧药是缓解不适,非“根治病因”,精神好转即可;③发烧超3天、体温≥39℃用药无效,或伴抽搐、呼吸困难、剧烈呕吐,立即就医。

关键步骤二:科学护腹泻,聚焦“防脱水+调饮食”

腹泻最危险的是脱水,护理核心是“补水+合理饮食”:防脱水:优先补口服补液盐:别只喂白开水,腹泻会流失电解质,需用儿童专用“口服补液盐Ⅲ”,按说明书冲调(不擅自增减浓度),少量多次喂——1岁内每次10~20毫升,1岁以上每次30~50毫升,拉一次喂一次。孩子拒喝可喂稀释苹果汁(1:1兑水)、米汤,别喂高糖饮料(如可乐),以免加重腹泻。

调饮食:“不忌口,选对食”,别让孩子空腹,继续吃易消化食物——6个月以下母乳宝宝正常喂奶;配方奶宝宝可换“低乳糖/无乳糖配方奶”;已加辅食的孩子吃小米粥、烂面条、蒸苹果泥、煮软蔬菜泥,避油腻、生冷、高纤维食物(如肥肉、冰淇淋、芹菜)。

避坑提醒:①2岁以下别滥用止泻药,以免抑制肠道蠕动致毒素堆积;②腹泻后及时换尿布,温水洗臀部,擦干涂护臀膏,防“红屁屁”。

关键步骤三:密切观察状态,明确“送医信号+护理边界”

“观察状态”比盯体温、大便次数更重要,出现以下情况立即送医:发烧伴有:抽搐、意识模糊、持续呕吐(进食即吐)、皮疹、呼吸困难;腹泻伴有:6小时没尿(或尿量少一半以上,如婴儿4小时没湿尿布)、口唇干、哭无泪、眼窝凹陷(脱水信号)、大便带血/黏液、持续剧烈腹痛;特殊情况:3个月以下婴儿发烧(≥38℃)、精神差拒食拒水、症状超3天无好转。

护理边界:家长可“缓解不适、防脱水、观察状态”,怀疑细菌感染(如便血、发烧伴寒战)或有上述危险信号,及时就医,让医生判断是否需用抗生素,以免拖延加重病情。

孩子发烧、腹泻是常见问题,护理细节影响恢复。记住“退烧不盲目、腹泻防脱水、观察辨危险”,就能帮孩子平稳度过不适期。家长也要做好防护,护理后及时洗手,避免交叉感染,只有家长状态好,才能更好照顾孩子。

2025-09-12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