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支架术后的康复要点

冠心病支架术后的康复要点
作者:杨锦   单位: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绵阳四〇四医院)
5949

冠心病支架手术的真相

冠心病,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导致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支架手术,就是在狭窄或堵塞的冠状动脉内放入支架,撑开血管,恢复心脏的血液供应。但支架手术并非“治愈”冠心病,它只是解决了冠状动脉最狭窄、最紧急的部分,其他血管仍可能存在粥样硬化斑块,有再次狭窄甚至堵塞的风险。而且,支架本身对于人体来说是异物,也存在血栓形成等风险。所以,支架术后必须重视康复,才能有效降低复发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药物治疗:术后康复的“基石”

抗血小板药物不能停。支架术后,抗血小板药物是预防血栓形成的关键。通常需要联合使用两种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等,一般至少服用1年,甚至更长时间。这些药物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在支架表面形成血栓,一旦擅自停药,血栓风险会大幅增加,可能导致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引发急性心肌梗死,危及生命。

控制基础疾病的药物要坚持。对于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控制这些疾病的药物也不能随意停用。高血压患者需按时服用降压药,将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一般建议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这样可以减少心脏和血管的压力;高血脂患者要坚持服用他汀类药物,降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稳定斑块,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糖尿病患者要严格遵医嘱使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稳定血糖,因为高血糖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加速冠心病的发展。

生活方式:术后康复的“关键”

合理饮食,减轻血管负担。饮食上要遵循“低盐、低脂、低糖”的原则。减少盐的摄入,每天不超过5克,少吃咸菜、腌制品等;限制脂肪摄入,少吃动物内脏、油炸食品、肥肉等,多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坚果等;控制糖分摄入,避免食用过多甜食、饮料。同时,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保证膳食纤维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胆固醇,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用力排便导致心脏负担加重。此外,要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豆类等,保证营养均衡。

适度运动,增强心脏功能。支架术后运动需循序渐进。术后初期,可先从简单的日常活动开始,如在室内缓慢散步。随着身体恢复,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如进行快走、太极拳等有氧运动。一般建议每周运动5次左右,每次30分钟以上,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竞争性运动,如快跑、篮球、足球等。运动时要注意心率变化,运动时最大心率不宜超过(170-年龄)次/分钟。如果在运动过程中出现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就医。

规律作息,保持良好心态。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保证7-8小时的充足睡眠,避免熬夜。熬夜会导致身体内分泌失调,增加心脏负担。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紧张和情绪波动。长期的不良情绪会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诱发心绞痛等症状。可以通过听音乐、读书、与家人朋友交流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心情舒畅。

定期复查:术后康复的“保障”

支架术后需要定期到医院复查,一般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要进行全面复查,之后每年至少复查一次。复查项目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血常规、血生化(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等),必要时还需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了解心脏功能、支架情况以及身体各项指标是否正常。通过复查,医生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的康复效果。

2025-07-10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