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倒预见性护理,作为一种创新的护理模式,旨在通过提前识别和评估患者跌倒的风险因素,采取相应措施以预防跌倒事件的发生。这一概念的核心在于预见与预防,其重要性在于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在医院及居家环境中的跌倒风险,从而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提升生活质量。广泛应用于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康复期患者等多个群体,跌倒预见性护理经历了从最初的简单风险评估到综合管理策略的演变。自20世纪末以来,这一护理模式在国内外医疗机构逐渐得到认可和推广,其发展历程见证了护理学科的进步和人文关怀的深化。
跌倒预见性护理的评估
在制定跌倒预见性护理全攻略时,首先需关注的是跌倒风险评估。这一环节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评估工具,以便准确识别潜在跌倒风险。评估工具的选择应基于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效果,如常用的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巴氏平衡量表、MORSE评分量表等。MORSE评分量表作为一种评估患者跌倒风险的工具,对于识别高风险患者具有重要意义。它通过综合考虑患者年龄、住院前6个月内有2次或此次住院期间有跌倒经历、存在步态不稳、下肢关节和/或肌肉疼痛、视力障碍、药物使用情况等因素,为医护人员提供了一个量化的评估方法。通过MORSE评分量表,医护人员可以更加精确地识别出需要特别关注和干预的患者,从而制定出更加有效的预防跌倒策略。同时,评估人员的专业素质至关重要,要求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以确保评估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对于评估频率的确定,应根据患者的健康状况、年龄、生活环境等因素进行个性化调整,定期进行评估,以便及时发现风险变化。
如何预防患者的跌倒
按患者跌倒的风险因素,可以将患者分组管理,一般可以分为低风险组、中风险组、高风险组。低风险组的预防措施包括:在床边、就餐区、卫生间、盥洗间等跌倒高危区域及腕带上放置防跌倒警示标识;日常用物、呼叫铃放在患者方便取用的位置,方便患者随时呼叫医务人员;在患者运动时,协助患者进行肌力、平衡及步态功能训练以改善步态不稳;保持地面清洁干燥,确保患者的活动区域无障碍物。
中风险组的预防措施包括:首先,医护人员需要确定患者需要照护的程度,按实施要求提供护理;告知患者及陪护人员,当离床活动时应有他人陪同;对患者的病床使用保护性床栏。
高风险组的预防应有专人24h看护,保持患者在照护者的视线范围内;每班床边交接跌倒风险因素及跌倒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与患者家人签署跌倒/坠床风险护患沟通表。
一些药物也会导致患者的跌倒。抗高血压药物也是导致患者跌倒的重要因素之一。这类药物通过降低血压来治疗高血压,但过度降低血压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头晕、眩晕等症状,尤其在体位变化时更为明显,从而增加了跌倒的风险。抗精神病药物也可能影响患者的平衡感和协调能力,使其在日常生活中更容易跌倒。降糖药物在治疗糖尿病时,如果剂量不当或患者饮食控制不当,可能导致低血糖反应,出现虚弱、头晕等症状,进一步增加跌倒的风险。
医护人员应一对一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掌握防跌倒措施,并为其量身定制预防跌倒的方案。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生活习惯等因素,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如调整日常活动方式、使用助行工具等。
宣传资料发放和家属培训教育也同样重要。通过发放宣传册、海报等资料,让患者及其家属能够随时查阅相关预防知识,增强家庭护理的能力。同时,对家属进行专门的培训,教授他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协助患者进行预防,以及如何应对突发状况,确保患者在家庭环境中的安全。
实施改进措施后,改进效果跟踪评估同样不可或缺。通过定期复评患者的生理和心理指标,我们可以监测改进措施的有效性。通过患者的反馈和护理团队的评估,我们能够及时调整护理策略,确保护理质量的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