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危重症谵妄困境 守护患者意识“清醒线”

破解危重症谵妄困境 守护患者意识“清醒线”
作者:李成琳   单位: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三水医院(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
3862

危重症谵妄是一种严重的“大脑危机”,患者突然变得过于兴奋或过于安静,这预示着患者大脑功能出现了紊乱。下面我们一起来破解危重症谵妄的困境,帮助ICU里的患者早日回到“清醒”世界。

危重症谵妄的“真面目”

谵妄是一种急性脑功能障碍,在病情严重的情况下,患者会出现冲动、攻击行为。危重症谵妄分为三种类型:

激越型谵妄:此类型的患者处于过度兴奋状态,表现为情绪烦躁不安、言语激动、坐立不安、拉扯身上的医疗器械。由于症状明显,最容易被医护人员和家属发现。

抑制型谵妄:此类型的患者处于安静状态,表现为长时间保持沉默不语、异常嗜睡、对外界刺激丧失正常反应,甚至出现自闭的情况。由于症状隐蔽,最容易被医护人员和家属忽视。

混合型谵妄:兼具上述两种类型的特点,交替出现兴奋和抑制的症状。如:患者可能在上午表现出烦躁不安,下午转为异常嗜睡状态。这种波动性的症状,增加了临床识别与护理的难度。

危重症谵妄有哪些诱发因素?

危重症谵妄是多种因素共同诱发的结果,主要包括:

患者自身因素:患者年龄超过65岁;有痴呆病史;营养不良,白蛋白少于30g/L;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

ICU环境因素:机械通气刺激;长期使用咪达唑仑等镇静药物,抑制大脑功能;对患者未充分镇痛;ICU灯光24小时亮起,影响患者睡眠。

疾病因素:患者出现严重感染、休克、电解质紊乱等症状。

危重症谵妄如何预防与干预?

1.预防

预防是从源头减少谵妄发生的关键,预防要点包括:

评估:用谵妄评估表(CAM-ICU)进行评估,每8小时评估一次。在评估时,要用柔和的语气跟患者聊天,比如说“阿姨,咱们聊聊,你觉得今天精神怎么样?”

镇痛镇静:优先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镇痛药物,尽量减少使用镇静药物,保持患者大脑清醒;实施每日唤醒,在每日固定时间暂停镇静药物,待患者清醒后调整剂量,避免过度镇静。

禁用危险药物:不用抗胆碱能药物和苯二氮䓬类药物,如阿托品、安定等,此类药物会加重谵妄。

早期活动: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每天让患者坐起30分钟,或在床上翻动身体、活动四肢,促进血液循环。护士要主动关心患者,在帮助患者翻动身体时说:“我慢慢转,您觉得疼就告诉我。”

环境调整:满足患者正常作息需求,白天开大灯、放轻音乐,晚上开小灯、降低仪器音量,使患者睡眠充足。

家属参与:每天允许家属探视1-2次,可选择线上探视,让患者听到亲人熟悉的声音,保持情感连接,缓解患者孤独感和焦虑感。

2.干预

当发生危重症谵妄时,需针对不同类型的谵妄采用不同的干预措施。

激越型谵妄干预:使用软约束带固定患者的手,避免患者产生攻击行为;关闭病房电视,尽量保持安静;用患者熟悉的物品安抚其情绪;在必要时使用小剂量的氟哌啶醇等抗精神病药物进行干预。

抑制型谵妄干预:护士或家属每隔1小时呼唤患者的名字;用温毛巾擦拭患者的手,给予感官刺激;播放患者喜欢的声音,帮助患者恢复意识;检查患者血糖、血压。

混合型谵妄干预:可综合采用激越型和抑制型谵妄的干预方法。

家属如何配合护理?

1.识别谵妄“信号”

当患者出现突然烦躁、胡言乱语、拉扯管路,对时间、地点、人物失去定向力,或是突然不言不语、表情呆滞、眼睛空洞、对呼唤无反应等情况时,需立即通知护士。

2.护理的“三不要”

不要刺激患者:家属在探视患者时,不能一次带太多人,不能对患者大声说话,以免引起患者过度兴奋。

不要反驳患者:患者在发病时说“有人要杀我”时,家属不要说“没有人要杀你,别瞎说”等反驳性的语言,而是要说“别害怕,我会陪着你,没人会伤害你”。

不要忽视沉默:当患者过于安静时,家属要经常呼唤患者的名字,观察他的反应。

总之,危重症谵妄不是患者出现“精神问题”,而是患者大脑发出的“求救信号”。医护人员不仅要采取预防与干预措施,而且还要重视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使家属配合护理,帮助患者战胜谵妄。

2025-09-11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