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结石,亦称尿路结石或尿石症,为泌尿科领域中常见的医疗问题,男性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女性。患者在结石发作期间经历极大痛苦,若伴随长期反复的发作,则可能引发严重的肾功能损害,显著影响其生活品质。
尿路结石的主要症状
1排尿困难
结石引发尿道不完全梗阻时,常表现为尿线细小、出现分叉现象以及排尿无力。同时,患者还可能伴随尿频、尿急和排尿不尽的症状。继发性尿道结石导致的尿路阻塞常引发突发性的排尿困难,患者通常会经历急迫的排尿需求与膀胱内的不适感,进而出现急性尿潴留的症状。
2剧烈疼痛
疼痛是常见结石性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在疾病早期阶段,部分患者可能会体验到轻微不适或疼痛感,然而随着结石的持续增长,患者将开始经历周期性的强烈疼痛。常见的腰部或腹部不适,特别是在出现突发剧烈疼痛时,往往伴随有恶心、呕吐以及面色苍白等症状。
3血尿
血尿为尿路结石进程中的显著标志,严重血尿可导致患者大量失血,进而引发贫血,情况危急时甚至可能造成休克。并非所有血尿均能肉眼察觉,在临床实践中,血尿被细分为显微镜下血尿与肉眼可见血尿。
尿路结石有哪些治疗方法
首先考虑保守疗法,包括内服药物治疗,这可能涉及中西医结合的用药策略,应用德国消石素、凿石丸等药物。也可采用中医通淋排石、清热燥湿、活血通络等疗法。在日常生活中,应大量饮水,确保每日摄入至少23升,建议在夜间排尿后补充水分,以此维持夜间尿液生成,促进正常的排尿过程。通过应用枸橼酸钾疗法,显著促进尿液碱化,大幅提升了尿酸的溶解度,进而有效支持了溶石治疗过程。
其次是体外冲击波碎石疗法,其借助体外碎石设备产生的冲击波,经过精确聚焦作用于结石位置,通过多次能量释放,将体内的结石粉碎,使其随尿液排出体外。
第三个治疗方法为手术,常见选择包括腔内碎石取石术,如经膀胱碎石取石术、经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以及微创手术。
尿路结石的护理措施
1疼痛护理
针对突发结石性绞痛的患者,应倡导其执行深呼吸技巧,并强化卧床休息,旨在使患者的肌肉保持相对松弛,进而有效地缓解各种疼痛症状。医疗保健提供者应遵循医嘱,为患者施用止痛药,例如使用阿托品剂量在0.5至1毫克之间,度冷丁剂量在50至100毫克之间,以及安定剂量为10毫克,通过肌肉注射途径给予,此举能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每日实施一次黄体酮注射,剂量为20毫克,连续三天,能够有效地实现排石止痛的效果。
2心理护理
在为患者施行治疗与护理的过程中,应以温和的语言和轻柔的动作进行操作。在巡房过程中,主动向患者表达问候,细心解答其疑问,展现出和蔼可亲的态度。尿石症一般不至于危及生命,建议患者秉持积极心态,全心投入治疗过程,并与医护人员构建和谐的互动关系,以指导其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3健康教育
第一,可以大量饮水,成年男性每日应摄入2500~3000ml/d,而女性以及心肺肾功能正常的老年人则建议摄入2000~2500ml/d。每次饮水量控制在300~500毫升,以确保每日尿量维持在2000毫升以上,使得尿液外观呈现出无色或淡黄色的状态。鉴于结石形成物质的排出高峰时段为夜间及晨间,建议在夜间醒来小便后、早晨起床后以及餐后约2至3小时时饮水。在日间饮水20分钟后,进行跳跃运动有助于促进尿内结晶的排出。对患者每日饮水量进行问询并记录,以确保其能够按时按量饮水。
第二,针对尿酸结石患者,推荐服用别嘌醇及其他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以实现有效预防。采纳碱性饮食策略,应减少摄入富含嘌呤的食物,如家禽肉、豆类、红茶、咖啡及酒精饮品等。针对草酸盐结石患者,应避免摄入富含草酸的食物。针对磷酸镁铵结石患者,可通过口服氯化铵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并食用食醋来酸化尿液。
对泌尿系结石患者进行全面护理,有助于缓解其焦虑情绪,促使其积极参与治疗过程,进而缩短其住院时长、降低经济压力、增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引导其建立健康饮食模式、提升治疗效果,并有效预防疾病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