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加剧,老年髋部骨折发生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已成为影响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该疾病不仅会导致剧烈的疼痛和活动障碍,还容易引发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压疮等严重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掌握相关治疗和术后护理知识,对于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至关重要。
老年髋部骨折的治疗方案
1.手术治疗
(1)股骨颈骨折手术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适合超过65岁、骨折移位明显、股骨头缺血坏死风险高的患者。通过替换受损的股骨头和髋臼,可以让患者术后较快地恢复髋关节功能。手术中常用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假体,医生会根据患者的骨骼质量、身体状况进行选择。
闭合复位内固定术:适合小于65岁、骨折没有明显移位或移位轻、股骨头血供比较好的患者。在透视下复位,用空心螺钉、动力髋螺钉固定,创伤小、恢复快,但患者术后要长期卧床,避免过早负重,以免骨折移位或内固定松动。
(2)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
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该方法是治疗此类骨折的首选方法,适合各类转子间骨折,特别是粉碎性、不稳定性骨折,通过在股骨近端髓腔插入髓内钉,用螺钉固定股骨头颈和股骨干。固定牢固,生物力学性能好,术后可以早期负重。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适合在稳定型转子间骨折中使用,通过股骨外侧皮质插入螺钉,配合套筒和钢板固定,操作简单、固定可靠。但对粉碎性、不稳定性骨折的效果比较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2.非手术治疗
卧床与牵引固定:患者需要长期卧床,避免患肢负重,同时用皮肤或骨牵引将患肢固定于中立位,以维持复位、缓解疼痛。皮肤牵引适合移位比较轻的患者,重量为体重的1/10~1/12。骨牵引适合用于移位明显的患者,重量是体重的1/7~1/10。此期间要定期复查,调整牵引重量和角度。
药物治疗:包括抗骨质疏松、止痛、预防并发症的药物。止痛药物可以选择非甾体类抗炎药或阿片类镇痛药,老年患者肝肾功能不全时需要调整剂量;抗骨质疏松药可以选择钙剂、双磷酸盐类、维生素D,提高骨密度,促进骨折愈合;预防并发症的药物包括预防深静脉血栓的低分子肝素钠、利伐沙班,以及预防肺部感染的抗生素。
老年髋部骨折的术后护理
1.病情观察
生命体征:术后24小时内每1~2小时就要监测一次血压、呼吸、脉搏、体温,平稳以后改为每4~6小时监测一次,如果体温超过38.5℃、脉搏加快、呼吸急促、血压降低,一定要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伤口情况:观察伤口有没有渗液、渗血、红肿、疼痛,保持敷料清洁干燥,渗湿或污染的敷料要及时更换,术后2~3天换一次药,10~14天根据愈合情况拆线。
患肢状况:观察患肢的皮肤颜色、温度、肿胀,触摸足背动脉搏动,询问患者有没有感觉异常、疼痛、麻木情况,查看足趾活动。如果出现皮肤苍白或青紫、温度下降、肿胀明显、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麻木疼痛加剧等情况,应立即告知医生处理。
2.体位护理
早期体位:术后早期应保持平卧位,患肢保持15°~30°外展中立位,避免内收、内旋、屈曲,以防脱位,可在患肢两侧放沙袋或枕头进行固定。
翻身护理:术后2~3天,根据医嘱进行轴式翻身,保持躯干、髋部、下肢在同一轴线,翻身后取健侧卧位,患肢外展中立位,下方垫一个软枕。
坐起与下床:根据恢复情况逐步进行,坐起时要缓慢抬高床头适应后再协助坐起;下床时先坐在床边,患肢先着地,通过助行器或他人协助站立行走,避免过早负重。
3.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术后1~3天,患肢肌肉可以进行等长收缩锻炼,每次10~15分钟,一天进行3~4次。术后4~7天要进行膝关节、髋关节被动活动,可以借助相关仪器进行,同时进行直腿抬高锻炼,每次10~15分钟,一天进行3~4次。术后2~4周,练习坐起、站立、行走,坐起时逐步抬高床头直至能独立坐起;站立从5~10分钟开始,先在室内短距离行走,注意平衡,防止摔倒。术后1~3个月,进行日常活动锻炼,进行髋关节外展、后伸锻炼,避免剧烈运动、久站久行或过度负重。
4.饮食护理
营养需求:术后要补充优质蛋白质,如瘦肉、牛奶、鸡蛋等;还要多吃富含钙与维生素的食物,如豆制品、牛奶等,并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饮食原则:饮食要尽量清淡易消化,禁止食用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饮食要规律,尽量少量多餐。糖尿病患者要控制碳水化合物和高糖食物摄入,高血压患者要控制食盐摄入量。
5.并发症预防
肺部感染:为预防肺部感染,应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定时为其翻身拍背;对咳痰无力的患者可予以雾化吸入,并保持室内通风。
深静脉血栓:应根据医嘱为患者使用抗凝药物,鼓励早期功能锻炼,使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或弹力袜预防深静脉血栓发生。
压疮:每隔2小时就为患者翻身一次,保持患者的皮肤干燥,使用气垫床,对易受压部位进行按摩。
泌尿系统感染:每天保持2000~3000毫升的饮水量,留置导尿管的患者要保持尿管畅通,定期更换,更换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总之,老年髋部骨折的治疗需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手术或非手术方式,其中手术为首选。术后护理是康复的关键,患者和家属需掌握相关知识并积极配合治疗。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应注意防止跌倒,以降低骨折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