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与危重症:那些不为人知的潜在危机

呼吸与危重症:那些不为人知的潜在危机
作者:林福胜   单位:南充市高坪区人民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1985

呼吸是生命最基本的活动,一呼一吸间维系着人体的氧气供应与二氧化碳排出。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领域,许多潜在危机往往隐匿于日常,一旦爆发便可能危及生命。这些不为人知的风险,不仅关乎患者的健康,更需要每个人提高警惕。一、呼吸道的“隐形杀手”:看似普通症状背后的危机

(一)感冒引发的重症肺炎

感冒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但它可能成为重症肺炎的导火索。对于老年人、儿童以及本身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人群来说,普通的感冒病毒可能会突破呼吸道的防御屏障,引发继发性细菌感染,进而导致重症肺炎。患者起初可能仅表现为轻微咳嗽、低热,若未及时干预,病情可能在短时间内恶化,出现呼吸急促、紫绀、意识模糊等症状,严重时可发展为呼吸衰竭。

(二)过敏性哮喘的致命发作

哮喘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多数患者在规范治疗下可控制症状,但过敏性哮喘的急性发作却可能迅速危及生命。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常见过敏原,都可能触发严重的气道痉挛。部分患者在哮喘发作初期,可能仅表现为轻度喘息,但短时间内气道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多,导致气道近乎完全阻塞,若未及时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等急救药物,可能在数分钟内出现窒息,抢救不及时则会导致死亡。

二、肺部疾病的“沉默进展”:慢性疾病的致命伏笔

(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急性加重

COPD患者日常可能仅表现为活动后气短、慢性咳嗽咳痰,但呼吸道感染、寒冷刺激等因素都可能诱发急性加重。此时,患者的气道炎症加剧,痰液增多且难以排出,肺功能急剧下降。数据显示,COPD急性加重频繁的患者,其死亡率显著升高。许多患者在急性加重期会出现呼吸窘迫,需要紧急就医,甚至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即便度过危险期,频繁的急性加重也会加速肺功能衰退,使患者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差。

(二)间质性肺疾病的隐匿恶化

间质性肺疾病种类繁多,包括特发性肺纤维化等,这类疾病早期症状隐匿,患者可能仅有轻微的干咳、活动耐力下降,常被误认为是身体疲劳。随着病情进展,肺部间质逐渐纤维化,气体交换功能不断受损。当疾病发展到中晚期,患者即便在静息状态下也会感到呼吸困难,且目前针对间质性肺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有限,疾病的不可逆进展往往会导致呼吸衰竭,患者最终可能因缺氧和多器官功能障碍而失去生命。

三、危重症救治中的“致命陷阱”

(一)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

在危重症救治中,呼吸机是维持患者呼吸的重要设备,但使用呼吸机超过48小时后,患者极易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由于患者使用呼吸机时,呼吸道与外界直接相通,且自身免疫力低下,口腔、胃肠道的细菌容易进入肺部引发感染。VAP不仅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还会导致病情恶化,使原本有希望康复的患者因肺部感染加重而陷入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困境。

(二)危重症患者的血栓风险

呼吸危重症患者由于长期卧床、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大幅增加。一旦血栓脱落,可能随血流进入肺部,引发肺栓塞。肺栓塞发病急骤,患者可突然出现胸痛、咯血、呼吸困难,严重的肺栓塞会导致肺动脉高压、心脏骤停,死亡率极高。许多患者在看似病情稳定时突发肺栓塞,往往让家属和医护人员措手不及。

四、预防潜在危机,守护呼吸健康

(一)高危人群定期筛查

老年人、吸烟者、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家族史等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胸部CT等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肺部疾病,及时干预。例如,低剂量螺旋CT筛查可显著提高早期肺癌的检出率,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治疗时机。

(二)日常防护与疾病管理

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可降低呼吸道感染风险;对于哮喘、COPD等慢性疾病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定期复诊调整治疗方案,积极控制病情。

呼吸与危重症领域中,那些潜藏的危机往往悄无声息却又极具破坏力。了解这些潜在风险,做好日常预防和疾病管理,既是对自己生命健康的负责,也能在关键时刻为生命争取更多机会。只有提高对呼吸健康的重视,才能将这些“隐形杀手”拒之门外,守护生命的顺畅呼吸。

2025-08-01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