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性偏头痛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疾病,偏头痛与前庭症状共存是这一疾病的核心特征。中青年人群是前庭性偏头痛的高发群体,女性的发生率略高于男性。如果生活中出现偏头痛发作,还伴随着眩晕、平衡失调等前庭系统相关症状,需要警惕可能是前庭性偏头痛。本文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前庭性偏头痛这一疾病。
前庭性偏头痛有哪些常见表现
前庭性偏头痛的核心症状是前庭症状与偏头痛症状的交织。其中前庭症状形式多样,主要包括:①自发性眩晕:即日常生活中突然感觉到周围环境旋转;②位置性眩晕:在头的位置改变时出现眩晕症状;③视觉诱发的眩晕、头部运动诱发的眩晕等。这些眩晕症状持续时间在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
前庭性偏头痛在发作间期,也可能出现一些异常体征,如平滑跟踪纠正性扫视,就是在眼球平滑跟踪目标时会出现纠正性的扫视动作。还可能出现位置性眼震,即当头部处于特定位置时会出现眼球震颤。
前庭性偏头痛与其他眩晕疾病相比,核心症状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梅尼埃病的核心症状为波动性听力下降,但是前庭性偏头痛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听力减退。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会出现短潜伏期眼震。脑干先兆偏头痛会伴有脑干症状先兆,如构音障碍、眩晕、耳鸣等。
前庭性偏头痛的发病原因介绍
(1)遗传与家族倾向
前庭性偏头痛会有较为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目前相关的基因关联研究正在逐步深入,尚未明确具体的致病基因,但目前已经发现多个基因位点可能与前庭性偏头痛的易感性相关。
(2)神经生物学机制
皮质扩散抑制学说认为,大脑皮质的局部神经元活动会出现缓慢的、扩展性的抑制,这一过程可以解释偏头痛发作时的先兆症状。
三叉神经血管学说强调三叉神经与脑血管之间的神经通路联系,当三叉神经受到刺激时,会引发脑血管的扩张和神经源性炎症,从而导致头痛发作。
(3)环境与生活方式影响
前庭性偏头痛的发生还在一定程度受到环境、生活方式等的影响。睡眠剥夺是前庭性偏头痛发生的常见原因,长期睡眠不足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会直接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现代人群普遍精神压力较大,若长时间处于应激状态,可能会引发偏头痛发作。咖啡因与酒精的摄入也可能导致前庭性偏头痛的发生,酒精、咖啡因等可能会对神经系统产生刺激,诱发头痛、眩晕等症状。
前庭性偏头痛的治疗方法
如果确诊了前庭性偏头痛,一定要积极配合医生开展治疗,目前临床针对前庭性偏头痛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急性期症状缓解和长期病情控制。
(1)急性期对症治疗
急性期前庭性偏头痛的治疗主要目的是快速、有效缓解头痛和眩晕症状。曲坦类药物是缓解头痛的常用药物,主要作用于血管和神经,有效减轻偏头痛症状。针对眩晕症状,常使用前庭抑制剂,对于发作性眩晕或不稳感等前庭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如果处于前庭性偏头痛的急性期,除了接受药物治疗外,还需要尽可能在安静、避光的环境中静卧休息,以有效缓解畏光畏声等伴随症状。如果前庭性偏头痛发作时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一定要适量饮用温水,以维持身体的水分平衡。
(2)长期病情控制
在前庭性偏头痛治疗中,预防性治疗也极为重要,其主要目的是减少前庭性偏头痛的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目前常用的预防性药物有:①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能够有效减少前庭性偏头痛的发作频率;②钙通道拮抗剂:如氟桂利嗪等,可以预防前庭性偏头痛发作。需要严格遵医嘱用药。
前庭性偏头痛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确诊了前庭性偏头痛,积极配合医嘱治疗是改善头痛眩晕症状、降低前庭性偏头痛发作频率的关键。与此同时,日常进行自我生活方式的调整也很重要,日常生活中要保持作息规律,避免劳累,可以适当参与一些户外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以缓解精神紧张、放松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