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常见口腔外伤的急诊护理流程

儿童常见口腔外伤的急诊护理流程
作者:​张雅   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附属口腔医院
121

当孩子奔跑嬉戏或骑车玩耍时,牙齿不慎磕碰硬物的情况时常发生,这让家长们格外揪心。儿童唇舌系带损伤、牙冠折断、牙龈撕裂等口腔外伤问题频发,因此掌握正确的急诊护理方法至关重要,这不仅能缓解孩子的痛苦,还能最大程度降低伤害。下面将结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门诊在全国科普活动中的实践,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守护‘灵’牙‘丽’齿”为科普主题,详细讲解儿童常见口腔外伤的急诊护理流程。

儿童口腔外伤常见类型及表现

1.牙冠折断。儿童恒牙尚在发育,质地脆弱,摔倒、碰撞时前牙极易磕断。根据牙冠折断程度,损伤表现各有不同。轻度的牙釉质损伤,可能仅表现为牙齿表面有裂痕或缺口,孩子可能没有明显疼痛;而当损伤累及牙本质甚至牙髓时,会出现牙齿敏感、疼痛明显,遇冷热刺激疼痛加剧,甚至可见牙齿内部的牙髓组织暴露。

2.牙龈或口腔黏膜撕裂。孩子摔倒时,唇部撞击地面或硬物,常导致牙龈撕裂。受伤处牙龈会出现明显的伤口,出血较多,伤口周围牙龈红肿,孩子会感到疼痛,不敢咀嚼,甚至说话、吞咽口水时都会感到不适。

口腔外伤紧急处理:争分夺秒的“温柔守护”

1.伤口清洁。牙龈或口腔黏膜撕裂伤口处理:孩子牙龈撕裂出血,家长首先要用干净的纱布或棉球,轻轻按压在伤口处,持续按压5~10分钟进行止血。止血后,用生理盐水浸湿的棉球,从伤口中心向外轻轻擦拭,清除伤口表面的泥沙、血块等异物。注意擦拭时动作一定要轻柔,防止二次损伤,引发疼痛出血。随即就近前往医院口腔急诊综合科或急救中心,接受专业诊治。

避免不当清洁:儿童口腔黏膜薄嫩,对消毒液刺激敏感,清洁伤口时动作要轻柔。避免使用酒精、碘酒等刺激性消毒剂,这类消毒剂会刺激黏膜引发剧痛,甚至灼伤组织,影响伤口愈合。清洁护理时,避免使用未经稀释的过氧化氢等高浓度溶液,以防损伤软组织;慎用消毒清洁物品,避免二次创伤。建议用生理盐水轻柔冲洗或温水浸湿的医用棉球轻拭伤口,既能清洁伤口,又能减少孩子的不适感。

2.脱落牙齿如何保存。若孩子牙齿完全脱落,应捏住牙冠(白色咀嚼面)捡起,勿碰牙根。用生理盐水或凉白开冲洗牙齿表面污垢,勿刷牙根,避免损伤牙周膜细胞。冲洗后,尝试将牙齿放回牙槽窝,让孩子轻咬干净纱布固定;若无法复位,可将牙齿浸泡在冷牛奶、生理盐水中,或让孩子含在口中,把握牙外伤黄金急救时间,尽快前往专科医院就医。

及时就医:专业治疗

完成现场紧急处理后,无论孩子口腔外伤看似严重与否,都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对于牙齿外伤,若损伤较轻,可能仅需对牙齿表面进行打磨、修复;若牙髓暴露,则可能需要进行根管治疗,去除感染的牙髓组织,再进行牙齿修复。而对于牙龈撕裂伤口,医生会对伤口进行彻底清创,根据撕裂程度进行缝合,促进伤口愈合。

后续护理:帮助孩子尽快康复

1.饮食注意。在孩子口腔外伤后的一段时间内,饮食应遵循清淡、易消化、无黏腻、无刺激性的原则:

主食选择:建议选择软烂易消化的食物。米粥可煮至米粒软烂,或打成米糊;面条煮至入口即化,搭配青菜碎、蛋花;软馒头、蒸南瓜质地柔软,不易刺激伤口,都是理想选择。

蛋白质补充:蒸蛋营养丰富且口感嫩滑,制作时可加入适量温水,蒸出更细腻的蛋羹;此外,豆腐脑、鱼肉泥同样富含优质蛋白,适合口腔外伤患儿食用。

饮食禁忌:避免辛辣(辣椒、芥末)、刺激性(过烫、过酸饮品)及坚硬食物(坚果、油炸物、大块肉类),以防刺激伤口、引发疼痛或导致撕裂,影响愈合。

2.口腔卫生护理。受伤后,家长需及时清洁孩子口腔。饭后用淡盐水或清水漱口,低龄儿童可用棉签、纱布蘸水轻拭口腔。伤口愈合期间,刷牙要避开受伤处,避免损伤新生组织。

儿童口腔外伤虽较为常见,但只要家长掌握正确的口腔急诊护理方法,在紧急时刻给予“温柔守护”,并及时送医就诊,就能有效减轻伤害。守护“灵”牙“丽”齿,助力孩子早日恢复健康口腔。愿每个孩子都能远离口腔外伤困扰,健康快乐成长。

2025-09-11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