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起来陌生,但也许它救过你
你可能从来没有听说过“踝泵运动”这个词,但它可能在你不知不觉中保护过你的健康。想象一下,当你长时间坐着打游戏、复习考试或是长途飞行时,这个简单的动作就像一位默默无闻的守护者,预防着潜在的危险。
踝泵运动是指通过进行踝关节的运动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及淋巴液回流的一种运动疗法。其实就是一套简单的脚踝活动,包括勾脚、压脚和转脚腕。它看起来毫不起眼,却能有效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美国外科医师学会指出,每天进行几次踝泵运动可以显著减少长期不动带来的健康风险。
坐着不动——血液堵车?身体需要“疏通”
我们的身体就像一个繁忙的城市交通系统,血液就是川流不息的车辆。当你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时,下肢的血液流动就会变慢,就像城市交通拥堵一样。久而久之,血液中的成分会像堆积的车辆一样滞留,形成血栓的风险就会增加。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因长期不动导致血栓相关疾病的死亡人数超过300万。想象一下,当你全神贯注打游戏或认真复习时,你的腿部血液正在悄悄“堵车”!踝泵运动就像一个高效的交通警察,帮助血液重新顺畅流动。
特别提醒:无论年轻还是年老,即使是短时间的久坐也会影响血液循环。一项研究表明,连续坐2小时后进行5分钟踝泵运动,可以显著改善下肢血流速度。
3步学会:躺着、坐着都能练
好消息是,这个“救命动作”简单到任何人都能掌握,三步就能学会:
1.勾脚动作:像踩刹车一样,用力将脚尖朝自己的方向勾起,保持5~10秒。这个动作能帮助小腿肌肉收缩,促进血液回流。
2.压脚动作:然后用“踩油门”的姿势,将脚尖向下压到底,同样保持5~10秒。这个动作可以伸展小腿肌肉,增加血流速度。
3.转脚腕:最后用脚踝画圈,顺时针和逆时针各转5圈,就像是给拥堵的道路来个“全方位疏通”。
整个动作组合只需要30秒,你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无论是躺着玩手机、坐着打游戏,还是在飞机、火车上。
美国心脏协会建议,每坐1小时就应该进行3~5次踝泵运动组合,可以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无论你现在处于何种状态——工作者、VR游戏达人、自习学霸、产后妈妈等,都需要注意。
踝泵运动适合几乎所有长时间不动的人群,让我们看看这些典型场景:
电竞玩家:喜欢长时间沉浸式游戏的年轻人尤其需要注意。小王就是这样一个案例,连续12小时打游戏后突然呼吸困难,送医确诊为肺栓塞,源头竟是腿部血栓脱落!医生告诉他,如果每小时能抽1分钟做踝泵运动,完全可以避免这次危险。
考前复习的学生:考试季来临,很多学生会连续几小时伏案学习。一项针对高中生的研究发现,每小时做几次踝泵运动不仅能预防血栓,还能提高10%的注意力集中度,因为运动促进的血液循环有助于大脑供氧。
产后妈妈:分娩后的女性血栓风险显著升高。产后尽早开始踝泵运动可以帮助预防危险的静脉血栓栓塞症。
住院卧床病人:临床研究显示,踝泵运动可以减少术后等需要卧床患者50%以上的静脉血栓发生率。
关键动作,可能真的救命
为什么90%的人不做这个简单的救命动作?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不了解其重要性(“简单的动动脚,能有什么用”)
觉得麻烦(“休息时就懒得动”)
没形成习惯(“想不起来要做”)
但事实是这样:
仅经济舱综合征(长途飞行后发生的深静脉血栓)患者中,就有35%因未及时活动腿部而发病。哈佛医学院教授詹金斯博士曾说:“踝泵运动有点像牙龈出血——感觉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实际后果可能很严重。不同的是,预防血栓可比刷牙简单多了!”
培养规律性的踝泵运动习惯并不难,可以将其融入日常活动中,比如:每次游戏暂停、每集电视剧结束时、每次闹钟响起时做一次。把它变成一种条件反射,为自己建立了一道健康防护网。
行动建议
设置手机每小时提醒一次,以确保规律执行踝泵运动;在电脑屏幕旁张贴便签,作为视觉提示,帮助养成习惯;呼吁朋友、同事、家人建立互相监督机制,增强依从性和持续性;将踝泵运动融入日常生活(例如,每次刷完一个短视频后进行一次),把它变成日常生活的伙伴。
研究表明,预防性健康干预措施的长期效益显著。踝泵运动作为一种简单易行的方式,堪称低成本、高回报的健康管理方案之一。它不仅可以改善当前的身体状况,更能为未来的健康提供长远保障。从现在开始,将踝泵运动纳入日常健康习惯,为自身健康投资,迈出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