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禁食禁水为啥这么严格?

术前禁食禁水为啥这么严格?
作者:张娇   单位:仁寿县人民医院麻醉科
5

在手术前,医生总会反复叮嘱患者禁食禁水,甚至精确到具体的时间点,让不少人感到困惑:“只是做个小手术,有必要这么严格吗?”事实上,这项要求并非小题大做,而是保障手术安全、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关键措施。接下来,就由麻醉医生为你揭开术前禁食禁水背后的真相。

一、麻醉与反流误吸:隐藏的致命风险

正常情况下,食管和胃之间有一道“阀门”——贲门括约肌,它能防止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但在麻醉状态下,这道“阀门”的功能会减弱甚至消失。同时,麻醉药物还会抑制人体正常的吞咽反射和呛咳反射,使得我们失去对反流物进入气道的防御能力。

如果患者在术前没有严格禁食禁水,胃内残留的食物和液体在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或手术体位变动时,就可能反流至口腔,随后被误吸入气管和肺部。一旦发生反流误吸,轻则引起呛咳、支气管痉挛,导致呼吸道梗阻;重则造成吸入性肺炎,甚至引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危及生命。据统计,反流误吸导致的严重并发症,是麻醉相关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不同手术类型,禁食禁水时间有讲究

不同的手术类型和麻醉方式,对禁食禁水的时间要求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成人择期手术前需禁食8-12小时,禁水4-6小时,这样能确保胃处于排空状态。但对于婴幼儿、特殊手术患者,时间要求会更加精细。

对于婴幼儿,由于其胃排空时间较短,且长时间禁食禁水容易导致脱水和低血糖,因此禁食固体食物的时间可缩短至6小时,母乳禁食时间为4小时,清饮料(如水、苹果汁等不含渣液体)禁水时间为2小时。而接受急诊手术的患者,若无法保证足够的禁食禁水时间,麻醉医生会采取特殊的防范措施,如选择清醒气管插管、使用促进胃排空和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等,以降低反流误吸风险。

三、特殊人群的特殊要求

除了手术类型和麻醉方式,患者自身的身体状况也会影响禁食禁水的安排。对于肥胖患者,由于其腹腔压力较高,更容易发生反流,因此禁食禁水时间应适当延长;糖尿病患者在禁食期间,需密切监测血糖变化,必要时通过静脉补液维持血糖稳定,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孕妇在分娩时,为了保障母婴安全,即使是顺产,也需要严格遵循禁食禁水要求,防止在分娩过程中出现意外,进行紧急剖宫产手术时发生反流误吸。

四、违反禁食禁水要求的后果

有些患者可能抱有侥幸心理,偷偷进食或饮水,这无疑是将自己置于危险之中。曾有一位患者,因第二天要做胃肠镜检查,医生反复叮嘱术前禁食6小时,但他觉得检查时间短,凌晨偷偷喝了一杯牛奶。结果在麻醉过程中,胃内残留的牛奶反流进入气道,引发严重的吸入性肺炎,不仅延长了住院时间,还增加了治疗费用和痛苦。因此,患者一定要严格遵守医生的禁食禁水要求,切不可因一时的饥饿或口渴,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五、科学应对禁食禁水期

虽然术前禁食禁水会让患者感到不适,但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科学的方法缓解。在禁食禁水前,可适量进食一些富含膳食纤维和优质蛋白的食物,如全麦面包、鸡蛋等,既能增加饱腹感,又能提供足够的能量。在禁水期间,若感到口渴难耐,可用湿润的棉签擦拭口唇,或少量含漱清水缓解口渴,但切勿吞咽。

术前禁食禁水看似严苛,实则是麻醉医生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筑起的一道重要防线。每一个时间要求的背后,都凝聚着无数临床经验和科学依据。大量医学研究表明,遵循规范的禁食禁水时间,可使胃内残留量显著降低,将反流误吸风险减少60%以上。这不仅是对患者生命健康的主动防护,更是现代麻醉医学经过数十年探索,不断优化流程的成果。

患者和家属只有充分理解其重要性,严格遵守医嘱,才能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康复奠定坚实基础,让手术更加安全、安心。配合禁食禁水,是患者参与自身医疗照护的关键一步,也是对自己生命的负责。每一次严谨的执行,都是在为麻醉与手术创造安全条件,为术后快速康复排除隐患,让医疗团队能更从容地应对术中挑战,守护生命的每一分安全。

2025-07-01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