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宝宝发的“求救信号” 孕妈妈千万别大意

胎宝宝发的“求救信号” 孕妈妈千万别大意
作者:​朱雪霞   单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白云分院(广州市白云区妇幼保健院)
552

从得知新生命在腹中孕育的那一刻起,准妈妈的满心欢喜中便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整个孕期,胎宝宝在子宫这个“小房子”里慢慢成长,但成长之路并非总是一帆风顺。由于还不会说话,当他们感到不舒服或遇到危险时,只能通过一些特殊表现向妈妈发出“求救信号”。这些信号就像一个个重要的“警报”,孕妈妈一旦发现,千万不能大意,只有及时察觉并正确应对,才能更好地守护胎宝宝的健康。

孕早期的危险信号

异常腹痛。孕早期,轻微的腹部不适较为常见,多由子宫逐渐增大引起。但如果突然出现一侧下腹部撕裂样疼痛,还伴有肛门坠胀感,很可能是宫外孕作祟。宫外孕是受精卵在子宫以外的地方着床发育,最常见于输卵管,随着胚胎生长,输卵管可能破裂引发大出血,危及孕妈妈生命。若腹部出现持续性坠痛,并伴有阴道流血,则可能是先兆流产的信号。

阴道不规则出血。正常怀孕后不会再有月经来潮。若孕早期出现阴道流血,哪怕只是少量褐色分泌物,也不能忽视。除了先兆流产,葡萄胎也可能导致阴道流血,且这种出血通常反复发生,量多少不定。此外,宫颈病变如宫颈息肉、宫颈炎等,同样可能引发阴道出血。无论出血量多少,孕妈妈都要及时就医,就医前保持外阴清洁,但切勿自行冲洗阴道,以免影响医生判断。

妊娠反应突然消失。怀孕6周左右,多数孕妈妈会出现恶心、呕吐、嗜睡等妊娠反应,这是体内激素变化的正常生理现象。但如果这些反应突然消失,比如原本频繁呕吐的孕妈妈突然不吐了,且食欲未恢复,同时伴有阴道流血、腹痛等症状,很可能是胚胎停止发育。此时孕妈妈体内激素水平下降,妊娠反应也随之减弱或消失。

孕中期的异常警示

胎动异常。胎动是胎宝宝与孕妈妈最直接的交流方式,也是判断胎儿健康的重要指标。一般在怀孕18~20周左右,孕妈妈开始能感觉到胎动,随着孕周增加,胎动会越来越明显。正常情况下,胎动每12小时约30~40次,也有的胎儿12小时可动100次左右,只要胎动规律、有节奏,变化不大,都说明胎儿发育正常。但如果原本活泼好动的胎宝宝突然变得安静,或者平时安静的胎儿突然躁动不安,胎动次数在12小时内低于10次,或者比平时减少50%以上,又或者短时间内胎动频繁后突然停止,都可能是胎儿在子宫内缺氧的表现。

胎心异常。胎心就像胎宝宝的“小鼓点”,正常的胎心率为每分钟110~160次。在胎动时,胎心率会有所加快,一般不超过160次/分,胎动结束后,胎心率会逐渐恢复正常。如果在胎动减少之前,就发现胎心率持续超过160次/分,这可能是胎儿早期缺氧的信号。随着缺氧加重,胎动会逐渐减少甚至停止,此时胎心率可能会低于110次/分,进入胎儿缺氧晚期,情况十分危急。

孕晚期的紧急信号

严重瘙痒。孕晚期,有些孕妈妈会出现皮肤瘙痒的症状,这可能是由于孕期激素变化,导致皮肤干燥引起的,一般程度较轻,通过涂抹润肤霜等保湿产品可以缓解。但如果出现全身性的瘙痒,尤其是腹部、手掌和脚掌部位瘙痒剧烈,甚至影响睡眠,同时伴有皮肤和巩膜发黄(黄疸),尿液颜色加深,很可能是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羊水异常。正常情况下,怀孕32周左右,羊水深度在3~8厘米之间,羊水指数在5~25厘米之间。如果羊水深度小于2厘米,或者羊水指数小于5厘米,就属于羊水过少;如果羊水深度大于8厘米,或者羊水指数大于25厘米,则属于羊水过多。羊水过少会导致胎儿活动空间受限,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还可能引起胎儿肢体粘连、肺发育不全等问题;羊水过多则可能预示胎儿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发育异常,也会增加孕妈妈早产、胎膜破裂、胎盘早剥等风险。

总的来讲,怀胎十月,每一个新生命的成长都来之不易。胎宝宝无法用言语诉说不适,只能通过身体变化传递“求救信号”,这些信号是他们对健康的迫切呼唤。孕妈妈们多一份细心观察,多一份警惕重视,及时察觉这些信号并科学应对,就是为腹中胎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2025-07-01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