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的功能锻炼,这些动作你做对了吗?

‌骨折后的功能锻炼,这些动作你做对了吗?
作者:冯琳   单位:四川省骨科医院
423

对于骨折患者来说,骨折后不同时期针对性开展功能锻炼,对肢体功能的恢复非常关键。只是许多患者由于骨折后的功能锻炼方式不当,导致出现了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甚至是二次损伤等情况。本文就详细科普骨折后患者该如何开展科学的功能锻炼,旨在帮助骨折患者更好地避开功能锻炼的误区。

骨折早期的功能锻炼

在骨折早期(即1~4周),功能锻炼的目标主要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以及维持肌肉张力为主。但有些患者会陷入过早活动骨折部位的误区,并误认为越痛就越要锻炼。实际上早期骨折功能锻炼应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1.等长收缩训练

下肢骨折可以在平躺时绷紧大腿前侧股四头肌,并保持5~10秒后放松,每组训练10~15次,每日进行3~4组训练;对于上肢,如果是前臂骨折患者,可以握拳或者屈伸手指,如果是肩部骨折患者,可以绷紧三角肌。

通过这些训练,可以促进骨折早期的静脉回流,有利于减轻肿胀。

2.邻近关节活动

下肢骨折可以进行踝关节背屈-跖屈,即勾脚尖和绷脚尖,每小时进行10次,可以预防足下垂;上肢骨折可以开展腕关节屈伸或旋转,并且经医生评估后,肩关节可以进行小幅度前后摆动。

但邻近关节活动要注意避免让骨折部位受力,比如对于股骨颈骨折患者,要严禁髋关节内收。

3.呼吸训练

骨折卧床患者应每日进行深呼吸以及咳嗽训练,以预防肺部感染。

骨折中期的功能锻炼

在骨折中期(即4~8周),此时期锻炼的核心目标为扩大关节活动的范围,并增强肌肉力量,从而预防关节僵硬。但有些患者会暴力牵拉,造成骨痂断裂,或者会过度依赖被动活动,缺乏主动的功能锻炼。此时期的功能锻炼应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1.主动关节活动

对于膝关节,应取坐位下垂腿,并缓慢将膝关节屈伸至90度,或者可以使用持续被动活动;对于肘关节,应缓慢屈伸,并逐渐增加角度到正常的范围。

2.抗阻力训练

如果患者是手部骨折,此阶段可以开展握力球训练,或者弹力带抗阻前臂旋前旋后;如果是踝关节骨折,可以进行踝泵抗阻,或者弹力带辅助直腿抬高。抗阻力训练的强度应从低阻力开始。

3.负重过渡训练

骨折患者的下肢如果是拄拐部分负重,则应逐步过渡至完全负重。同时做好监测,患者可以在站立时观察骨折部位是否存在疼痛感,并且如果肿胀加重,则需抬高患肢。

骨折后期的功能锻炼

在骨折后期(即伤后8周后),此时期的功能锻炼目标主要为恢复肌肉耐力及协调性,并重建肢体的运动模式。但此阶段有部分患者急于进行高强度运动,并忽视了平衡训练,这也是比较常见的误区。骨折后期的功能锻炼应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1.复合功能锻炼

上肢可以逐渐尝试提拉轻物,或者拧毛巾、写字等;下肢可以尝试单腿站立,并通过闭眼来增加难度,或者也可以选择上下楼梯以锻炼下肢。骨折部位未完全恢复时,患者要避免进行跳跃、急停等具有冲击性的动作。

2.有氧运动

骨折患者后期还应开展一些恢复性运动,如跑步、游泳等。运动要逐步过渡,比如从慢走到慢跑。另外,每次运动之后,建议对关节冰敷15分钟,以缓解肌肉紧张。

3.专业器械训练

骨折后期除了上述的功能锻炼之外,患者还可以根据康复师的指导,使用如股四头肌训练器等专业器械进行训练,以此强化肢体的特定肌群。

特殊部位的骨折针对性训练

1.锁骨骨折

锁骨骨折患者在早期应进行握拳、伸直以及腕屈伸等训练;后期则可以进行肩关节上举爬肩梯。

2.脊柱骨折

脊柱骨折患者的核心训练主要以平板支撑、桥式运动(仰卧抬臀)为主。另外脊柱骨折患者还要严禁弯腰提重或者久站久坐。

3.手部骨折

手部骨折患者的功能锻炼主要以精细动作为主,比如捏橡皮泥、使用筷子夹食物或者捡豆子等,以此逐渐恢复手部的灵活性。

总之,骨折患者在康复中要做好“精准修复”,才能更有利于骨折部位尽早恢复健康,因此患者要避免功能锻炼中的常见误区,坚持科学锻炼,才有利于尽早恢复正常的肢体活动。

2025-07-01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