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是一种常见心血管疾病,对患者身体健康影响大,有猝死的风险。下面对冠心病的相关知识作科普:
1. 什么是冠心病?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这种疾病的发生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有关。这种疾病的患者冠状动脉管腔狭窄、闭塞,并因此造成心肌缺血缺氧、坏死。
冠心病比较典型的表现为心绞痛,大多数患者在劳累后,胸骨后会产生压榨性疼痛,也可能出现心肌梗死,引发持续剧烈胸痛。
2. 日常哪些习惯可能诱发冠心病发作?
2.1饮食因素
日常生活中高脂、高胆固醇饮食的人群容易诱发冠心病,这种饮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因素,会加速管腔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高盐饮食会导致高血压患者病情加重,也会导致患者的心脏负担明显增加,可能诱发冠心病。
如果有饮酒史或酗酒史等,容易诱发冠心病,因为过量饮酒的人群血管内皮逐渐受到损伤,血脂代谢持续处在异常状态,对血管内皮功能影响很大。
2.2生活习惯
日常生活中缺乏运动的人群易引发冠心病,身体新陈代谢较慢,逐渐有脂肪堆积,可能出现高血脂,而这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
吸烟也是一种会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的不良生活习惯,这极易加速动脉硬化。
久坐容易引起肥胖,机体糖脂代谢紊乱,心脏负荷也进一步加重,容易引发冠心病。
如果晨起过急,也可能诱发急性缺血;饭后立即运动的行为也不好,引起急性缺血缺氧的风险也大。
2.3精神压力
精神压力过大,可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心肌耗氧也会增加。情绪激动更是容易导致冠心病突发。
2.4慢性疾病因素
与冠心病有关的慢性疾病较多,比如上面提及的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高脂血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高血压患者生活中坚持正确用药、控制血压非常重要,如果血压控制不佳,持续升高的血压对动脉血管壁造成严重损伤,动脉硬化进程加快,血管狭窄堵塞风险显著升高,极易造成心肌缺血,或者引起急性心肌梗死,对心脏造成的负担明显加重。
如果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身体长期血糖升高,逐渐形成血管病变,并引起冠状动脉硬化、狭窄,这会导致患冠心病的危险增加。
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明显升高,导致动脉血管壁上有大量脂质沉积,逐渐形成粥样斑块,这也是血管腔狭窄的一方面原因,最终会诱发冠心病。
肥胖人群体内脂肪含量偏高,出现血脂代谢紊乱的风险也相对较大,这也会加速动脉硬化形成。而且肥胖会导致心脏负担加重,并加大心肌耗氧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不仅对肺功能影响大,也会影响患者的心脏。因为这种肺疾病的患者长时间处在机体缺氧状态,并有明显的炎症反应,逐渐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伤,动脉硬化的进程也会不同程度加速,所以患冠心病的风险增加。
3. 需要警惕的早期信号
3.1生活中爬楼或者搬重物的时候,发生胸痛,并在休息后缓解,疼痛也可能放射到左肩、左臂,或者下颌、咽喉部位会有疼痛的感觉,这可能是劳力性心绞痛。
3.2感觉自己活动耐力有下降的情况,比如轻微劳动后会立即觉得呼吸困难,在平卧位有加重趋势,而坐起状态能缓解,这也是较为典型的信号。
3.3如果发现自己出现牙痛、肩背痛等放射性痛,这是非典型性疼痛,要警惕冠心病。
3.4在夜里睡觉期间憋醒,或者有心悸、活动后气短等情况,也要警惕冠心病。
3.5如果无明显诱因,但出现冷汗、头晕等,这也是一种容易被忽视的非典型症状。
冠心病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危害大,生活中有很多习惯会诱发冠心病,比如饮食因素、生活习惯等,尤其慢性疾病因素诱发冠心病风险更高。如果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生活中发现有需要警惕的早期信号,建议及时去正规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