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标本的采集和送检的关键步骤

微生物标本的采集和送检的关键步骤
作者:​谢江玲   单位:南宁市武鸣区妇幼保健院 检验科
11656

在现代医疗实践中,临床微生物检测对于诊断感染性疾病、指导抗生素使用、监测院内感染以及防控传染病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要获得准确可靠的微生物检测结果,不仅依赖于实验室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专业人员的操作,更离不开前期标本的正确采集与及时、妥善地送检。

一、标本采集的原则与技巧

(1)及时性。发现疑似感染病例时,应尽早采集微生物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查,尤其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以避免药物干扰病原微生物的检出。

(2)无菌操作。标本采集全程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使用无菌器具,避免皮肤、环境或其他污染物对样本造成污染,确保所获标本尽可能反映感染部位的真实菌群状况。

(3)选择恰当采集部位与方法。根据感染部位和临床表现,选取最能代表病原菌来源的标本。

(4)特定采集要求。对于特定类型的标本,如痰液,可能需要通过自然咳痰法或诱导痰法获取,且采集前需清洁口腔以减少杂菌干扰。采集后应立即送检,避免延迟导致微生物活性降低或死亡。

二、标本送检的注意事项

(1)标本容器与保存。盛装标本的容器应预先灭菌,确保无菌状态。不同类型的标本可能需要不同的保存条件(如温度、是否添加保存液等),务必按照实验室提供的具体要求操作。

(2)时间紧迫性。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至实验室,尤其是对于某些快速生长或易死亡的微生物,如脑膜炎奈瑟菌、肺炎链球菌等。

(3)标签与信息完整。标本容器上应清晰标注患者信息(如姓名、性别、住院号等)、采集部位等,确保实验室能够准确对接临床需求。

(4)送检流程标准化。建立标准化送检流程,包括标本的登记、交接、运输等环节,确保标本在院内的安全传递,并记录送检时间,以监控送检及时性。

三、不同的标本采集与送检

(1)痰液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痰培养仅用于下呼吸道感染,主要是肺部感染的诊断,但它不是诊断肺部感

染的最佳标本。血培养、肺泡灌洗液或经气管吸取物的培养结果更加准确。

①患者应在远离人群的开放、通风空间进行痰液的留取;②最好选择晨起漱口后,咳出的深部痰送检;③戴假牙的患者应摘掉假牙;④患者用清水漱口2~3次;⑤患者放松,深呼吸保持几秒,缓慢呼出,重复数次后,用力从肺部深处咳出痰液,勿将唾液和鼻腔分泌物当作痰液标本;⑥标本留于无菌容器内,盖好盖子并拧紧,立即送检。

标本采集后需尽快送到实验室,不能超过2小时。不能及时送检应置于4℃冷藏保存,但不能超过24小时(疑为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等苛养菌不可冷藏,应立即保温送检)。

(2)尿液标本的采集与送检。尿液标本的采集与送检是临床诊断中常见的检验项目之一,对于评估肾脏功能、检测尿糖、尿蛋白、尿潜血、尿酸碱度、尿比重,以及筛查尿路感染、糖尿病、肾病、泌尿系统肿瘤等多种疾病至关重要。

①中段尿。早晨起床后第一次尿液的中段尿,排尿过程中弃去最初和最后部分尿液,仅收集中间部分,主要用于尿液培养以减少尿道口细菌污染。②采集方法。留取尿液前,应清洁双手,并根据需要清洁外生殖器,避免污染。使用医院提供的专用无菌尿液收集容器,确保容器清洁、干燥、无菌,且带有明确标识(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等)。③标签确认与密封。检查容器上的标签信息是否完整准确,与申请单一致。将容器盖子紧闭,确保无泄漏。④送检时效。尿液标本应在采集后2小时内送达实验室进行检测。若无法及时送检,应置于2-8℃冷藏保存,但注意某些项目(如胆红素、尿胆原)不适宜冷藏,且冷藏可能影响显微镜检查。⑤其他注意事项。女性患者在月经期或会阴部分泌物过多时,不宜留取尿标本,或采取相应清洁措施后再行采集。

准确采集和处理微生物标本需要细致的操作和严格的标准。从选择合适的采样工具到遵循无菌技术,每一个步骤都至关重要。同时,及时送检以及与实验室的有效沟通也是保证检验质量不可或缺的部分。只有当各个环节紧密配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微生物学检查的价值。

2025-04-29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