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抗哮喘的实用妙招

中医对抗哮喘的实用妙招
作者:赵星星   单位:达川区三里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624

哮喘,这种古老而顽固的呼吸系统疾病,在现代社会仍然困扰着无数人。它以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胸闷和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中医认为,哮喘的发生与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以及风寒、暑湿、燥邪等外邪侵袭密切相关。中医治疗哮喘,注重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选择不同的中药或中医外治方法,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从而减少对西药的依赖,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篇科普文章将为您介绍一些中医对抗哮喘的实用妙招,包括常用的中药方剂、穴位按摩、食疗等方法,希望能为广大哮喘患者提供一些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中药方剂

中医治疗哮喘,常用中药方剂多以宣肺平喘、化痰止咳、温肺散寒或健脾益肾为原则,具体方剂的选择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辨证施治,切勿自行用药。

对于肺气虚弱、喘息无力者,常用补肺益气、止咳平喘的方剂,如玉屏风散加减,可酌情加入补肺益气的药物如人参、黄芪等,并根据痰液性质增减化痰药。

对于痰湿壅肺、喘咳痰多者,常用化痰利气、止咳平喘的方剂,如二陈汤加减,可根据痰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化痰药,如陈皮、半夏、茯苓等。

若为风寒袭肺、喘咳痰稀白者,则常用温肺散寒、宣肺止咳的方剂,如麻杏石甘汤加减,可根据病情需要增加宣肺化痰的药物。

对于脾肾阳虚、喘息日久者,则需益肾温肺、补益脾阳,如金匮肾气丸加减,可适当加入一些温肺化痰的药物。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方剂仅供参考,实际用药需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加减,切勿自行配伍用药。此外,中药的疗效因人而异,需要长期坚持服用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在使用中药的同时,也应积极配合西医治疗,才能更好地控制哮喘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穴位按摩

中医认为,按摩特定穴位可以疏通经络,调理脏腑功能,从而缓解哮喘症状。常用的穴位包括:肺俞穴、尺泽穴、天突穴、膻中穴、孔最穴、定喘穴。按摩方法一般采用指压法或揉按法,每次按摩每个穴位3~5分钟,每日按摩2~3次。

按摩肺俞穴可以宣肺止咳、平喘;按摩尺泽穴可以清肺泻热、利气化痰;按摩天突穴可以理气止咳、宽胸利膈;按摩膻中穴可以理气活血、宽胸散结;按摩孔最穴可以调理肺气、缓解哮喘;按摩定喘穴可以平喘止咳。需要注意的是,按摩穴位时,手法要轻柔,避免用力过猛造成损伤。

食疗改善哮喘

中医认为哮喘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食疗调理应注重健脾益肺、化痰止咳。哮喘患者宜选择易消化吸收、营养丰富的食物,忌食辛辣刺激、生冷寒凉之物。

日常可多食用具有润肺止咳功效的食物,如白萝卜、梨、银耳、莲藕等,这些食物可以帮助清热化痰,缓解咳嗽症状。此外,一些具有健脾益气的食物,如山药、薏米、小米等,能够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哮喘发作。对于痰湿较重的患者,可以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化痰功效的食物,如陈皮、橘络等。而一些温热性质的食物,如生姜、大枣等,则可以帮助温肺散寒,对于寒邪引起的哮喘有一定益处。

中医治疗哮喘,讲究整体调理,注重辨证施治。除了药物治疗,一些实用妙招可以辅助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此外,中医认为情志因素也与哮喘发病密切相关,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对病情控制也有积极作用。值得一提的是,中医治疗并非替代西医治疗,而是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应用,才能达到最佳的疗效。希望通过学习这些中医实用妙招,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管理哮喘,提高生活质量,远离哮喘的困扰!

2025-07-09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