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笑容被“冻”住了?面神经麻痹科普指南

你的笑容被“冻”住了?面神经麻痹科普指南
作者:谭智文   单位:眉山市中医医院康复医学科
131

我是不是得了面瘫?

如果早上照镜子,突然发现半边脸不听使唤了,嘴角歪斜、眼睛闭不上、喝水漏水……有可能是得了“面神经麻痹”,也就是面瘫。面瘫是因为患者一侧面神经受损而致其支配的面部表情肌肌力下降,根据病变部位不同可能同时伴随着味觉障碍、听觉过敏、眼干流泪等症状。周围性面瘫中最常见的类型为Bell’s面瘫,发病多于数小时或1-3天达高峰,67%的患者在3个月内能完全恢复正常。但是并不是所有脸歪嘴倾都是周围神经损伤,也有可能是中枢性面瘫(中风)!因此我们需要及时就医,鉴别诊断的同时进行规范化治疗。

为什么突然就面瘫了?

有很多患者都是在开空调睡了一晚或者吹了冷风之后出现的面瘫,因此就认为面瘫是受凉引起的,但其实吹空调并不是导致面瘫的直接原因。目前面瘫的原因尚不完全明确,主流观点包括以下几点:

1.微循环障碍:植物神经紊乱是造成面瘫患者面神经营养血管痉挛或血栓形成的根本原因,在面神经缺血水肿后引起面神经麻痹;

2.病毒感染:病毒也是引起面瘫的主要原因之一。在面瘫中最常见的病毒就是单纯疱疹病毒。病毒被激活后,会沿着神经扩散,引发炎症;

3.免疫学说:免疫细胞可释放组胺从而引起神经和周围组织水肿,面神经受到压迫后进一步诱发免疫反应。也有人认为面瘫有可能是一种病毒感染后引起的自体免疫多发性神经炎。

如果得了面瘫,该如何治疗呢?

    如果怀疑自己得了面瘫,首先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检查及治疗,避免因为误诊或延误治疗而导致病情加重。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针灸疗法和康复训练等。药物治疗主要以抗病毒、改善微循环和抗炎为主,如使用糖皮质激素、神经营养类药物等;物理治疗包括电刺激、热敷等,有助于面部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恢复;康复训练通过面部推拿配合面肌肌力训练,帮助患者恢复面部动作的协调和力量。在治疗期间保持良好心态,不要过度焦虑,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同时保持良好的作息,避免过度疲劳。

那我回家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患者在医院治疗后也不能松懈,面瘫的恢复需要靠医生和患者共同努力,平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内容:

1.急性期应适当休息,注意面部保暖,外出时可戴口罩。

2.睡觉时勿靠近窗边,避免再受风寒。

3.由于患侧不能闭眼,注意预防眼部感染,白天使用眼药水滴眼,睡前使用眼药膏涂眼,睡眠时使用眼罩护眼。

4.避免使用冷水洗脸,保持乐观情绪。

5.获愈后仍需劳逸结合,注意调养,避免再次复发。

6.治疗面瘫期间,患者一定要注意忌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豆类等。

7.进食后用温水及时漱口,清除食物残渣,保持口腔清洁。

8.保持合理的生活作息,不熬夜,忌烟酒。

    除此之外,积极的居家锻炼也是缩短疾病周期的重要手段。指导患者用患侧咀嚼口香糖,用患侧进食,锻炼患者面部肌肉,促进面部功能恢复。以下是患者居家可以独自完成的面肌训练:

动作1:抬眉训练:上提健侧与患侧的眉毛,有助于抬眉运动功能的恢复。用力抬眉,呈惊恐状。每次抬眉10~20次,每日2~3组。

动作2:闭眼训练:开始时轻轻地闭眼,两眼同时闭合10~20次,如不能完全闭合眼睑,露白时可用食指的指腹沿着眶下缘轻轻地按摩1次,然后再用力闭眼10次,每次坚持5s。

动作3:耸鼻训练:耸鼻运动主要靠提上唇肌及压鼻肌的运动收缩来完成。每次10~20次,每日2~3组。

动作4:努嘴训练:进行努嘴训练时,用力收缩口唇并向前努嘴,努嘴时要用力。每次10~20次,每日2~3组。

动作5:鼓腮训练:鼓腮漏气时,用手上下捏住患侧口轮匝肌进行鼓腮训练。每次10~20次,每日2~3组。

局部按摩翳风、牵正、攒竹、阳白、丝竹空、太阳、颊车、地仓、承浆、迎香、下关、合谷等穴,手法轻柔,避免损伤皮肤。

患侧面部热敷,每日2-3次,避免烫伤。

2025-08-20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