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护理密码会“呼吸”的伤口贴

老年护理密码会“呼吸”的伤口贴
作者:赵雪 冯丹   单位:雅安市第四人民医院 老年医学三科
584

在老龄化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老年护理成为了备受关注的话题。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皮肤变得脆弱,伤口愈合能力下降,哪怕是一个小小的伤口,处理不当都可能引发大问题。传统的伤口护理方式在面对老年人特殊的生理状况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而一种会“呼吸”的伤口贴,正逐渐成为老年护理中的得力助手。

一、老年伤口护理,困境重重

步入老年,身体各项机能都在走下坡路,皮肤首当其冲。表皮变薄,真皮层的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减少,皮肤失去往日的弹性和光泽,变得干燥、脆弱,哪怕是轻微的摩擦、碰撞,都可能导致皮肤破损。而且,老年人新陈代谢变慢,伤口愈合的速度也大不如前。原本年轻人可能几天就能愈合的小伤口,在老年人身上可能需要数周甚至更长时间。

与此同时,很多老年人还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会导致周围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影响伤口周围的血液循环和神经传导,使伤口愈合更加困难,还容易引发感染。心血管疾病患者血液循环不畅,也会阻碍伤口愈合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气的供应。据统计,约20%的糖尿病患者一生中会发生足部溃疡,而其中有15%的患者可能面临截肢风险,这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在传统的伤口护理中,普通的伤口贴或纱布常常被使用。然而,普通伤口贴透气性差,长时间覆盖伤口,会使伤口局部温度升高,形成一个闷热潮湿的环境,这恰恰是细菌滋生的温床。而且,普通伤口贴粘性较强,撕下时容易拉扯伤口周围的皮肤,不仅会给老人带来疼痛,还可能造成二次伤害。至于纱布,虽然有一定的透气性,但它容易与伤口粘连,换药时会给老人带来极大的痛苦,还可能导致伤口再次出血,影响愈合。

二、会“呼吸”的伤口贴,创新突破

会“呼吸”的伤口贴,是科技与医学相结合的创新产物,专门针对老年人的伤口护理难题而研发。其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了先进的透气材料,如微孔透气膜、高透气无纺布等。这些材料表面布满了微小的孔隙,能够让空气自由流通,使伤口“呼吸”,有效降低伤口周围的湿度,抑制细菌生长,为伤口愈合创造一个干爽、清洁的环境。

例如,海氏海诺无菌敷贴,它采用了高透气性的PU膜材质,这种材质不仅防水,还能让伤口自由呼吸,即使老人在洗澡、洗手时不小心弄湿伤口,也不用担心感染。而且,它的粘性适中,既能牢固地贴合在皮肤上,又不会在撕下时拉扯皮肤,减少老人的痛苦。再如稳健医用创面敷贴,细密微孔透气设计,舒适透气,优质压敏胶不易过敏,不留残胶,还升级了防粘连层,有效减轻换药时的痛苦,极大地提升了老人使用时的体验。

除了透气性,这类伤口贴在设计和材质上还有很多贴心之处。许多会“呼吸”的伤口贴采用了柔软、亲肤的材料,对老人脆弱的皮肤刺激性小;部分产品添加了促进伤口愈合的成分;还有一些伤口贴采用了圆角设计,不易翻卷,能够更好地贴合伤口,为老人提供持续稳定的保护。

三、正确使用,发挥最大功效

要让会“呼吸”的伤口贴发挥最大的功效,正确的使用方法至关重要。在使用前,首先要用生理盐水或清水轻轻冲洗伤口,去除伤口表面的污垢、异物和细菌,然后用干净的纱布或棉球轻轻擦干。如果伤口有出血,要先进行止血处理。

接着,根据伤口的大小和形状选择合适尺寸的伤口贴。揭开伤口贴的保护膜时,要注意避免污染伤口贴的粘性面。将伤口贴有粘性的一面轻轻贴在伤口周围的皮肤上,确保伤口完全被覆盖,且伤口贴与皮肤紧密贴合,但不要过于紧绷,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更换伤口贴的频率也需要注意。一般来说,如果伤口渗出较少,每天更换1-2次即可;如果伤口渗出较多,应及时更换,保持伤口的清洁干燥。在更换伤口贴时,要仔细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如伤口是否有红肿、疼痛加剧、渗液增多、异味等异常情况。

会“呼吸”的伤口贴,为老年伤口护理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它以其独特的透气性能、人性化的设计和优质的材质,解决了老年人伤口护理中的诸多难题,成为守护老年人健康的一道坚固防线。让我们充分认识并正确使用这一护理神器,为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增添一份保障,让他们能够更加安心、舒适地享受生活。

2025-07-11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