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脑卒中,急救黄金期有多关键

突发脑卒中,急救黄金期有多关键
作者:甘艳红   单位:百色市那坡县人民医院
434

脑卒中,也就是大家常说的 “中风”,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管疾病。当脑血管突然堵塞或破裂时,脑组织会因缺血、缺氧而迅速受损,若救治不及时,可能导致终身残疾甚至死亡。而在脑卒中突发后的关键时间段内,能否得到科学、及时的救治,直接决定了患者的预后 —— 这就是我们必须重视的 “急救黄金期”。

一、黄金期为何是 “生死线”?

脑卒中的核心危害是脑组织缺血。大脑是人体代谢最旺盛的器官,每 100 克脑组织每分钟需要消耗 5 毫升氧气和 7 克葡萄糖,一旦供血中断,脑细胞会在几分钟内开始出现不可逆损伤。临床研究显示,脑梗死发生后,每延误 1 分钟,就会有 190 万个神经细胞死亡,相应的语言、运动、感知等功能也会随之丧失。  目前医学上明确的脑梗死急救黄金期为发病后 4.5 小时内,这是静脉溶栓治疗的最佳时间窗;如果符合取栓条件,部分患者的救治时间可延长至发病后 6-24 小时,但仍需越早越好。在黄金期内进行规范治疗,能有效疏通堵塞血管,恢复脑组织供血,显著降低瘫痪、失语等后遗症的发生率。数据显示,发病 3 小时内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近半数可在 3 个月后恢复独立生活能力;而超过黄金期,治疗效果会大幅下降,甚至可能因脑组织坏死范围扩大,增加治疗风险。

出血性脑卒中(如脑出血)的黄金期同样紧迫。出血会导致脑组织受压、水肿,若在发病后 1-2 小时内及时控制出血并降低颅内压,能减少脑组织受压时间,降低脑疝等致命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二、如何快速识别脑卒中?

把握黄金期的前提是快速识别发病信号。国际通用的 “FAST 原则” 简单易记,可作为家庭判断的标准:

F(Face 面部):观察患者面部是否对称,微笑时一侧嘴角是否下垂;

A(Arm 手臂):让患者抬起两侧手臂,看是否有一侧手臂无力下垂,无法维持抬起状态;

S(Speech 语言):听患者说话是否含糊不清、用词错误,或无法正常交流;  T(Time 时间):一旦出现上述任何一种症状,立即记录发病时间,并拨打 120。  此外,突发剧烈头痛、视物模糊、行走不稳、意识模糊等也可能是脑卒中的表现,尤其对于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出现这类症状时需高度警惕。

三、黄金期内,正确急救该做什么?

在 120 到达前的这段时间,家属或目击者的正确处理能为后续治疗争取机会,错误操作则可能加重病情。

首先,保持患者平卧,头部稍偏向一侧。这是为了防止呕吐物或分泌物堵塞呼吸道导致窒息,尤其对于意识不清的患者,这一动作至关重要。其次,解开患者衣领、腰带等束缚物,保持周围环境通风,避免强光、噪音刺激。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呼吸状态,不要强行给患者喂水、喂药 —— 脑卒中患者可能存在吞咽功能障碍,喂食可能导致误吸,引发肺部感染。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随意搬动患者,尤其是避免摇晃头部或强行扶起。脑组织在缺血或出血状态下极为脆弱,不当搬动可能加重血管损伤或出血。若患者出现心跳呼吸骤停,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直至急救人员到达。

四、常见误区:这些行为正在浪费黄金期

临床中,不少患者因家属的错误判断错过了最佳救治时间。最常见的误区包括:

“先观察看看,说不定能自行缓解”:脑卒中症状不会自行消失,拖延只会加重损伤;

“先在家吃降压药、活血药”:脑卒中类型不同,用药完全不同 —— 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服用活血药会加重出血,而未经检查的降压可能导致脑灌注不足;

“选择就近的小医院,不愿等 120 送专科医院”:基层医院可能缺乏溶栓、取栓设备和资质,盲目送医反而会延误规范治疗。正确的做法是拨打 120 时说明症状,由急救人员根据病情送往有脑卒中救治能力的医院。

五、黄金期外,就只能放弃吗?

即使超过了静脉溶栓或取栓的黄金时间窗,也不意味着失去治疗意义。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抗血小板聚集、脑保护、控制并发症等治疗措施,尽可能减少脑组织进一步损伤,为后续康复创造条件。但可以肯定的是,黄金期内的干预仍是效果最好、后遗症最少的选择。

总之,脑卒中急救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每一分钟的延误都意味着更多脑细胞的永久丧失。公众教育、急救系统优化和医院流程改进三位一体的策略,才能确保患者在黄金时间内获得最佳治疗。记住:面对突发卒中症状,快速反应不仅可能挽救生命,更能极大改善生存质量。

2025-08-19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