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发作前 身体会发出哪些“求救信号”

心梗发作前 身体会发出哪些“求救信号”
作者:​宋金梅   单位:​昌乐齐城中医院
1154

心肌梗死(简称“心梗”)是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引起相应的严重而持久的心肌急性缺血性坏死的现象,死亡率极高。但心梗并非毫无预兆,大多数患者在发作前会出现“求救信号”。及时识别这些信号,能为抢救争取黄金时间。以下这些身体发出的异常表现,千万别忽视。

一、胸部不适:最典型的“预警信号”

胸部症状是心梗最核心的预警,但常被误认为“胃病”“劳累”而延误。

1.压榨性胸痛:“像一块石头压在胸口”

这是最典型的信号。患者会感到胸骨后或心前区有压榨感、紧缩感、窒息感,或胸憋、胸闷,时间通常超过20分钟。疼痛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颈部、下颌或背部。

2.不典型胸痛:容易被误判的“隐形信号”

并非所有心梗前兆都表现为剧烈胸痛。部分患者(尤其女性、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不典型胸痛”:如胸部隐隐作痛、钝痛,或仅感觉胸部发闷、发胀,甚至像“消化不良”。这种情况下,患者常误以为是“吃坏了肚子”或“胃胀气”,自行服用胃药,导致延误治疗。

二、全身不适:身体发出的“疲劳警报”

心梗发作前,身体可能出现原因不明的全身症状,提示心肌已处于缺血状态。

1.莫名乏力:“没干活却累得直不起腰”

患者即使没有剧烈活动,也可能会出现持续疲乏、无力或精力减退等症状,部分患者甚至影响日常生活能力。这是因为心肌细胞因缺血坏死,导致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受损,进而影响心脏的泵血能力。心脏泵血能力下降使得全身各器官和组织的血液供应减少,尤其是肌肉和大脑等对氧气需求较高的器官,从而引发疲乏、无力和精力减退等症状。

2.频繁出汗:“没受热却冒冷汗”

在没有运动、高温等诱因的情况下,突然出现冷汗淋漓,同时伴有面色苍白、手脚冰凉。这是身体因心肌缺血引发的应激反应,需高度警惕。

三、其他部位异常:容易被忽略的“放射信号”

心梗的疼痛信号可能通过神经放射到身体其他部位,这些“非典型部位症状”最容易被忽视。

1.咽喉、下颌疼痛:“像被卡住或烧灼”

患者可能感觉咽喉部发紧、疼痛,或下颌、牙齿隐隐作痛,尤其左侧明显。这种疼痛是心肌缺血的“放射痛”,常被误诊为“咽炎”“牙痛”。

2.左肩、左臂疼痛:“酸胀感蔓延到指尖”

左侧肩背部、手臂出现莫名的酸胀、麻木或疼痛感,可能从肩膀一直放射到左手无名指和小指,休息后也无法缓解。这种症状在男性患者中更常见,常被误认为是“肩周炎”“颈椎病”。

3.莫名焦虑:“心里发慌,坐立不安”

部分患者在心梗发作前会出现强烈的焦虑感,甚至有“濒死感”。这是由于心脏供血不足时,身体释放应激激素,引发情绪波动,这种心理异常往往比疼痛更隐蔽。

一旦出现上述一种或多种信号,务必牢记“救命三步”:①拨打急救电话:立即拨打120,清晰说明症状、地址,等待救援;②立即停止活动:坐下或躺下休息,减少心脏耗氧;③及时用药:若身边有硝酸甘油,立即舌下含服1片(无禁忌证情况下),5分钟后未缓解可再含1片(最多3片)。

心梗的抢救时间以“分钟”计算,早一秒识别信号,就多一分生机。身体不会无缘无故发出异常信号,千万别抱有“再等等”“也许没事”的侥幸心理——你的及时反应,可能救自己一命。

2025-08-20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