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持续高温。游泳既是解暑的良药,又是快乐的源泉。但是游泳也要注意避免引起游泳相关疼痛问题,才能健康度夏,舒适过冬,这些疼痛问题有哪些呢?容我细细道来。
头痛:热身不足可能导致游泳时出现手脚抽筋、头晕、头痛等问题。泳镜绑得过紧可能使眼部受挤压,出现头晕眼花、头痛。不戴耳塞导致耳朵进水、低血糖、游泳结束后不吹干头发、游泳时水温过低等,都可能引发头痛。建议游泳前做热身运动,吃些巧克力或者面包以提高血糖,避免泳镜绑得太紧,戴耳塞,注意保暖,游泳后彻底擦干耳朵并把头发吹干。游泳时注意保暖,选择温度适宜的场所。
关节肌肉软组织疼痛:可能是由于过度运动或拉伤、划水技巧不佳或姿势不当、肌肉不平衡、某些特定的泳姿造成的。可导致关节肌肉软组织疼痛和活动范围受限。建议注意休息、劳逸结合,运动前后注意热身及拉伸,增加技巧,加强肌肉锻炼等。
骨折、关节脱位、软组织撕裂导致的疼痛:手撞到泳道线上或撞到其他人、翻身时脚撞到墙壁、肩关节潜在松弛者、潜在全身松弛者、年龄较大者均可能发生。建议游泳时注意观察环境,运动前后注意热身及拉伸,增加技巧,选择合适的游泳方式,加强肌肉锻炼等。如发生相应疼痛,应及时就医。
游泳后全身酸痛:肌肉代谢产生乳酸堆积,或因抵抗力低下受凉感冒,都可引起全身酸痛。可通过按摩热敷、多饮水等方式,缓解肌肉紧张,排出乳酸,缓解全身酸痛。如发生感冒,可多休息、多饮水并对症治疗,待病情好转后再考虑运动。
游泳后腹痛:由于受凉、运动过度、肠痉挛、胃肠功能紊乱等导致。游泳时出现腹痛,应降低运动速度和强度,调整呼吸和运动的节奏,加深呼吸,用手按压疼痛部位,部分疼痛可减轻以致消失。如果经上述处理无效,应及时就医。
海水中游泳出现皮肤刺痛、烧灼痛:皮肤脱水、海水中盐分刺激、海边太阳光损伤皮肤、敏感皮肤者的过敏反应、皮肤划伤后接触海水等情况均可产生疼痛感。注意避免长时间将皮肤浸泡在海水里,必要时可穿包裹严实的潜水服。注意防晒,敏感肌肤者或皮肤有外伤者应尽量避免皮肤接触海水。尽量去干净的海水水域游泳,远离漂浮物多的海水水域。
感染导致咽痛及眼痛:如咽结膜热、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沙眼等。预防措施:发病期间勿去公共场所、游泳池等,以减少传播机会。避免接触传染,不共用毛巾、脸盆、手帕等物品。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不揉眼睛。用流动的水洗脸。游泳时戴泳镜,加强对游泳池的卫生管理和监督,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如游泳后感觉眼部或咽部不适,并伴有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游泳过程中本身合并其他疾病发作导致疼痛:如急性阑尾炎、胰腺炎、胆管炎等发作导致腹痛。既往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症等疾病者,若因未注意保暖而导致疾病发作,可引起关节、肌肉、骨骼疼痛。游泳前应首先明确身体状况,确认是否存在需要立即治疗的疾病,待病情治疗稳定、能够耐受游泳运动后,再考虑进行。
综上所述,游泳虽然是一项非常健康的运动,游泳场所也是适合玩耍娱乐的好去处,但仍需准备充分、注意安全,才能避免出现游泳相关性疼痛发作,游得开心,玩得放心。游泳前应注意身体状况,如有未得到稳定控制的疾病,需待治疗好转后再进行。游泳前后注意补充营养及能量。游泳装备要齐全,选择设施完备、水质安全的场所,做好充分准备,注意保暖及做好热身运动,选择合适的泳姿,避免受凉,游泳后注意清洁身体、吹干头发。如出现的疼痛按上述方法无法缓解,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