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这一因冠状动脉血流突然中断而导致心肌缺血性坏死的急症,是急性冠脉综合征中最为严重的一种。它如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悄无声息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在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每一分每一秒都显得尤为珍贵。因为,尽早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恢复心肌的血液供应,是挽救生命、降低致残率的关键。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心肌梗死这一话题,让公众更加了解这一疾病,从而在关键时刻能够迅速做出反应,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心肌梗死的认识
心肌梗死,通常源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长期累积。当冠状动脉内的斑块发生破裂,形成的血栓会迅速堵塞血管,导致心肌血液供应急剧减少甚至中断。这一过程不仅引发剧烈的胸痛,还可能伴随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猝死。
临床表现上,心肌梗死的典型症状包括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这种疼痛可能向肩背、上肢、下颌或上腹部放射。同时,患者可能出现发热、白细胞计数升高以及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如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cTn)的显著增高。心电图上则会呈现出特征性的ST段抬高或压低等改变。
高危因素方面,原发性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吸烟、肥胖、家族遗传史等都是心肌梗死的重要诱因。此外,季节变化,尤其是冬春季节的寒冷天气,也可能增加心肌梗死的发病风险。
心肌梗死的急救原则
1.立即停止活动:任何体力活动都可能加剧心脏负担,患者应立即停止所有活动,保持静止状态。
2.迅速呼叫急救:拨打急救电话(如中国的120)是首要任务,确保患者能够尽快获得专业的医疗救治。
3.保持冷静,减少耗氧:患者应尽量保持平静,深呼吸,减少紧张和焦虑,以降低心肌的耗氧量。
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措施
1.阿司匹林的使用:对于怀疑心肌梗死的患者,如无禁忌症,可立即嚼服300毫克阿司匹林,以抗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但需注意,这一操作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硝酸甘油的应用:对于血压正常、无右室心肌梗死迹象的患者,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然而,对于低血压或疑似右室心肌梗死的患者,应避免使用。
3.心肺复苏的准备:如果患者出现心脏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包括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直至急救人员到达。
心肌梗死的院内治疗
1.紧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这是心肌梗死治疗的首选方法,通过导管技术直接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恢复心肌的血液供应。研究表明,发病后120分钟内完成PCI,可以显著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2.溶栓治疗:对于无法及时进行PCI的患者,溶栓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替代方案。通过静脉输注溶栓药物,可以溶解冠状动脉内的血栓,恢复血流。但溶栓治疗的效果受时间窗限制,且存在出血等并发症风险。
3.药物治疗:除了上述紧急治疗措施外,药物治疗也是心肌梗死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以及他汀类药物等,它们分别用于防止血栓进一步形成、降低心肌耗氧量、稳定斑块等。
心肌梗死的预防与康复
1.生活方式调整:保持健康饮食,减少高脂肪、高盐、高糖食物的摄入;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避免肥胖;保持心理健康,减轻压力和焦虑。
2.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心电图、血压、血脂、血糖等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对于已确诊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遵医嘱进行更加频繁的监测和随访。
3.康复锻炼:心肌梗死后的康复锻炼对于恢复心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等。康复锻炼应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
结语
心肌梗死是一种凶险的疾病,但只要我们了解它的相关知识、掌握正确的急救原则和方法、积极预防并康复锻炼,就能够有效地降低其危害。让我们共同关注心脏健康,为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