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这个数字化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资讯、娱乐和交流渠道。但伴随着互联网的盛行,一种新的“瘾疾”——网络成瘾在青少年群体当中逐渐蔓延并受到社会的关注。网络成瘾在影响青少年学业与人际关系的同时,也给其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所以,对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分析原因、提出有效应对策略已经成为当今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
(一)自身因素
青少年正值身心发展关键时期,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弱,易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他们也许自律意识不强,很难抗拒网络游戏的诱惑或社交媒体的吸引,因此渐渐陷入了网络成瘾。另外,有些青少年在学业或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遭遇困境,他们可能会转向网络寻找逃避现实的方式,这也是导致他们沉迷于网络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形成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很多父母工作繁忙,与子女缺乏有效交流,使子女产生感情上的孤独感和被冷落感。为寻求慰藉与陪伴,部分青少年转而借助虚拟世界实现情感需求。另外,家庭的教育方式会对青少年的网络使用习惯产生影响。如果父母太过严厉或者没有正确引导,由于叛逆心理的存在,孩子就有可能对网络过分迷恋。与此同时,对家庭内网络监管不到位也成为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重要因素,父母不能有效地限制子女上网时间或不能指导子女正确上网会让子女深陷网络成瘾泥沼。
(三)学校因素
学校作为青少年重要的学习与成长场所,它所处的环境与管理方式对青少年网络使用行为同样有着深刻的影响。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学业压力普遍较大,部分青少年可能因为无法承受繁重的学业负担而选择逃避,网络便成为他们暂时远离压力的一种方式。另外,学校对网络使用缺乏教育引导也会使青少年产生网络成瘾。学校若不能全面地进行网络素养教育以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使用网络的理念,他们就有可能因缺少自我约束而过分迷恋网络。
(四)社会因素
在社会环境下,青少年网络使用也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响。一是互联网内容丰富多样,对青少年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网络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信息、娱乐以及学习等资源,青少年们在对其进行探究的同时也极易沉迷其中,尤其是那些与自己感兴趣或者需要相符的东西。二是网络监管不健全,也为青少年过度使用网络提供了可能。网络中某些不良信息、暴力游戏或者过度商业化内容因没有有效监管机制而得以充斥网络,给青少年身心健康带来潜在威胁。再者,公众对使用网络的一般态度对青少年行为有一定影响。
二、应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策略
(一)家庭方面
父母首先要建立正确的网络利用观念,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指导孩子理性地利用网络。多和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网络使用习惯,及时发现并改正其不良行为。通过制定合理的上网时间、鼓励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发展多元化兴趣爱好等措施,可以降低其对网络的过分依赖。与此同时,父母要提供温馨、融洽的家庭环境以增加子女归属感、安全感,以减少子女在网络上寻找慰藉的机会。
(二)学校方面
在学校层面,教育机构要担负起指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的职责。一是学校要设置网络素养课程向学生传授鉴别网络信息真假的方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与自我保护意识。同时,通过举办体育比赛、艺术创作、科技探索等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搭建多样化成长平台,以降低学生对网络的过分沉溺。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心理状态的培养,及时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协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以减少网络成瘾发生的可能性。另外,学校要与家长密切接触,一起制订并执行网络使用规则,营造良好的家校共育氛围。
(三)社会方面
社会各界也要积极参与到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治理中。政府要加强网络环境的规制,制定并实施有关法律法规,严厉打击网络犯罪与不良信息传播行为,为青少年创造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同时政府可促进青少年网络成瘾防治与干预体系的建立,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服务以帮助青少年走出网络成瘾困境。另外,媒体、公益组织等还应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以宣传、教育等活动来提高大众对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意识,并提倡社会各方面参与,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支持青少年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
综上所述,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涉及青少年本人、家庭、学校、社会等诸多层面。只有各方面通力合作才能够有效地应对青少年网络成瘾,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