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也叫缺血性脑卒中或者脑梗,在脑梗死发病之时,大脑内的动脉血管会出现阻塞,导致该血管供血区域的脑细胞出现缺血、缺氧、坏死,从而出现脑梗死。脑梗发病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如果脑梗死发病,患者会表现为手脚麻木、说话不清、头昏眼花等不适。据统计,在全国范围内,由于脑梗死而导致的死亡人数约为每年200万,这个数字令人震惊。而脑梗死又是一种慢性病,只要得了就很难根治。因此在生活中保持一个健康的生活习惯就显得非常重要。那么大家在生活中应当如何做才能有效预防脑梗死呢?以下就是重要内容,大家一定要牢牢记下来。
诱发脑梗死的病因
1.高血压
容易引发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从而造成脑部供血障碍、脑动脉狭窄和不稳定的斑块,加重脑梗发生的可能性。
2.糖尿病
长期高血糖会对大血管造成一定的刺激,血管容易产生弥漫性硬化改变,致使血管狭窄、斑块脱落栓塞血管,形成脑梗。
3.高血脂
血液胆固醇升高,动脉硬化斑块形成可能性较大,引发动脉管腔狭窄,导致机体功能性缺损,患脑梗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
脑梗死的高发人群
中老年人群:脑梗死最容易发生的原因是血流动力学改变、血液成分改变、血液流变异常。吸烟及酗酒人群:吸烟是脑卒中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过度饮酒会增加脑梗死的风险。饮食不规律人群:这些患者更容易发生高血脂,而高血脂又是导致脑梗死发生的重要原因。
预防脑梗死的措施
1.控制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随着血压的升高,会对心脏、大脑、肾脏和肝脏等脏器产生潜在的伤害。有资料提示,约75%的脑梗死因高血压病引起,因此,如果有高血压的患者,一定要及时地进行降压治疗,以减少脑梗死的发生。一般来说,降压达标能让高血压病患者最大获益,何为降压达标?降压达标即是依据患者年龄、基础病等因素决定降压目标值,一般来说,对于不合并糖尿病或肾病的患者,血压控制在<140/90mmHg即算达标;如果患者合并糖尿病或肾病,则须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才算达标。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还应当注意避免大量吸烟、饮酒、饮用浓茶等,这些都会造成患者血压升高,甚至造成心律不齐、心跳加速等状况。患者也要注重保持情绪的稳定性,切勿过度兴奋,否则只会对高血压造成刺激,致使人体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发生紊乱,不利于血压水平的有效控制。为此,建议患者在生活中始终保持心情的愉悦,尽量避免情绪激动,能够以一个平常的心态面对任何事情和人。
2.调整饮食结构,控制血糖
糖尿病在脑梗死病因中排位仅在高血压病之后,因此,降糖治疗对于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非常关键。糖尿病治疗方案概括起来就是“五驾马车”,哪五驾呢?第一饮食控制,这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均衡饮食,不管是肉类,还是膳食纤维、蛋白质或者维生素,都要适当地摄取。患者在平时的生活中要逐步养成少吃多餐的饮食习惯,患者也应当尽量避免摄入高糖食物,如含糖饼干、糖果、奶油蛋糕、冰淇淋以及点心等。第二适当运动,可以起到协助降血糖的作用。第三宣传教育,糖尿病可导致多种急性及慢性并发症,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全力配合降糖治疗,避免并发症的出现。第四口服降糖药物,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口服降糖药物。第五胰岛素,经过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血糖控制欠佳,或者胰岛功能明显下降的患者,可使用胰岛素降糖。无论何种治疗,将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控制<7.0%,方为降糖达标,患者才能将脑梗死风险降至最低。
3.多加运动,控制血脂
高血脂患者首先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进食动物皮肤、内脏等,加强运动与锻炼,这可促进新陈代谢与血液循环,防止动脉堵塞,可以多进行一些有氧的运动。当发现血脂升高,建议至医院就诊,医生将会根据患者的血脂水平及基础病进行危险分层,予以降脂治疗,将血脂控制达标,从而有效避免脑梗死疾病的发生。
上述内容就是有关脑梗死以及预防的具体内容,建议大家在生活中保持一个健康的生活习惯。另外,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血压、血脂以及血糖,如果感到身体出现异常,特别是出现言语不清、口角歪斜、肢体偏瘫、偏麻等情况,一定要及时拨打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