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检验指标大揭秘 带你读懂身体“密码”

生化检验指标大揭秘 带你读懂身体“密码”
作者:​陈大力   单位: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
367

清晨在空腹状态下抽取一管血液,等到次日拿到检验报告之时,面对那上面密密麻麻的数值以及箭头,大多数人都会陷入困惑:这些指标到底代表着什么呢?医学检验师会对血液以及尿液当中的化学成分展开分析,就好像是在破译身体发出的“密码”一样,为疾病诊断、疗效监测以及健康评估提供关键的依据。

肝功能指标是肝脏健康的“信号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也就是ALT,以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也就是AST,它们是肝细胞损伤的“侦察兵”,ALT的正常值是0到40U/L,AST的正常值是0到35U/L,当肝细胞因为病毒感染、药物毒性或者酒精损伤而破裂的时候,这两种酶就会大量释放到血液当中,ALT升高对于肝脏问题的指向更加有特异性,而AST与ALT的比值大于2的话,有可能提示存在酒精性肝病。总胆红素也就是TBIL,它反映的是肝脏代谢胆红素的能力,直接胆红素也就是DBIL升高常见于胆道梗阻的情况,间接胆红素也就是IBIL升高大多出现在溶血性疾病当中,总蛋白也就是TP以及白蛋白也就是ALB,它们是肝脏合成功能的标志,慢性肝病或营养不良的患者通常会出现ALB下降,当ALB小于30g/L的时候,有可能引发腹水等并发症。

肾功能指标可呈现肾脏的“过滤效率”血肌酐以及尿素氮是用于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的经典指标,然而却存在“滞后性”,也就是说当血肌酐升高的时候,肾功能或许已经损害超过50%,更为敏感的指标是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它是依据年龄、性别以及血肌酐值计算出来的,当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小于60ml/min/1.73m²的时候,就说明肾功能出现减退。血尿酸水平能反映肾脏的排泄能力,同时也和代谢综合征有着紧密的关联,要是男性长期血尿酸大于420μmol/L或女性大于360μmol/L,那么就有可能引发痛风或肾结石,尿常规里的尿蛋白呈阳性的话,就需要对肾炎、糖尿病肾病等疾病加以警惕,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150mg属于异常,要是超过3.5g/24h,那就提示可能患有肾病综合征。

血脂四项对于心血管健康而言,起着类似“预警器”的作用总胆固醇主要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成分,当LDL-C每升高1mmol/L时,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会相应增加20%-25%,而一旦男性HDL-C的数值小于1.0mmol/L或女性小于1.3mmol/L,那么对血管的保护作用便会被削弱。

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管理中发挥着如同“双保险”般的作用空腹血糖也就是FPG,其正常范围是3.9至6.1mmol/L,一旦数值≥7.0mmol/L,就需要对糖尿病加以警惕,餐后2小时血糖即2h PPG,正常情况下应当<7.8mmol/L,要是≥11.1mmol/L则可对糖尿病进行诊断。

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指标属于内环境稳定的“调节器”血钾也就是K⁺的浓度保持在3.5至5.5mmol/L之间,要是出现低钾血症也就是<3.5mmol/L的情况,有可能致使肌无力以及心律失常,而高钾血症也就是>5.5mmol/L的时候,则有可能引发心脏骤停。血钠(Na⁺)出现异常(即<135mmol/L或>145mmol/L),通常与脱水、肾功能不全或内分泌疾病有关,血钙也就是Ca²⁺与磷也就是P的代谢受到甲状旁腺激素的调控,慢性肾病患者容易出现高磷血症也就是>1.45mmol/L以及继发性甲旁亢。血气分析里的pH值为7.35至7.45,二氧化碳分压(PaCO₂)为35至45mmHg,碳酸氢根(HCO₃⁻)为22至27mmol/L,共同用于判断酸碱失衡的类型,比如代谢性酸中毒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多见于过度通气的状况。

2025-08-22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