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皮上的“小玫瑰”:肠造口清洁养护攻略

肚皮上的“小玫瑰”:肠造口清洁养护攻略
作者:曾金意   单位:广西贵港市第二人民医院
1047

对许多因结直肠癌、肠梗阻、外伤等疾病接受肠造口手术的患者来说,肚皮上的肠造口就像一朵“小玫瑰”,它是维持生命的重要通道,却也需要精心呵护。不正确的清洁养护不仅会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感染、皮肤损伤等并发症。掌握科学的肠造口清洁养护方法,是患者回归正常生活的关键。接下来,就为大家带来一份详细的全攻略。

认识肠造口:身体的新“出口”

肠造口手术是将肠道的一部分引出腹壁表面,形成一个人工肛门,用于排泄粪便。根据手术方式和病情不同,肠造口可分为结肠造口和回肠造口,外观上多呈红色、湿润的黏膜状,柔软且无神经分布,因此一般不会产生疼痛。但由于失去了肛门括约肌的控制,粪便会不受意识控制地排出,所以需要借助造口袋收集排泄物,而定期清洁和护理造口及其周围皮肤就成了患者日常的必修课。

清洁护理第一步:准备工作要做好

在进行肠造口清洁护理前,需准备好必要的物品,包括温水、柔软的棉质毛巾或棉球、中性温和的皮肤清洁剂、造口底盘、造口袋、造口粉、皮肤保护剂、防漏膏等。操作前要洗净双手,确保双手清洁,避免将细菌带入造口周围。同时,选择一个舒适、光线充足且私密的环境,这样既能让患者放松身心,也方便清晰观察造口情况。

科学清洁:温和呵护造口及周围皮肤

清洁肠造口时,轻轻揭下造口袋,顺着毛发生长方向,动作要轻柔以避免损伤皮肤。之后,用温水湿润的毛巾或棉球清洁造口及其周围区域,清除粪便和黏液残留,避免使用肥皂、酒精或消毒液等刺激性清洁剂,以免损害皮肤屏障,导致皮肤干燥、瘙痒、破损。如果粪便干结难以清除,可以用温水湿敷片刻,待其软化后再轻轻擦拭。清洁完毕,用干净的毛巾或纱布蘸干水分,保持造口周围皮肤干爽。

更换造口袋:正确操作防渗漏

造口袋的更换频率因个人情况而异,更换频率因造口类型而异:结肠造口排出的粪便较为成形,造口底盘宜5~7天更换1次;回肠造口排出的粪便呈水样或糊状,宜3~5天更换1次。此外,一般在饭后2~3小时内不宜更换造口袋,因为此阶段肠蠕动活跃,更换过程中很可能有粪便排出,非常不便。如果出现渗漏、底盘粘贴不牢固等情况,则需要及时更换。更换时,先清洁造口周围皮肤,其次,测量造口的大小和形状,根据测量结果裁剪造口底盘的开口,开口要比造口大1~2毫米,过大容易导致渗漏刺激皮肤,过小则会压迫造口影响血液循环。为了进一步防止渗漏和保护造口周围皮肤,可在造口周围皮肤上撒上造口粉,再在造口周围皮肤上喷上皮肤保护剂,形成一层保护屏障。最后,在造口周围边缘涂抹适量的防漏膏。

将裁剪好的底盘背面的保护膜撕下,对准造口,由下往上轻轻按压粘贴,确保底盘与皮肤紧密贴合。然后将造口袋安装到底盘上,听到“咔嗒”声表示安装到位。

日常护理要点:细节之处见健康

饮食管理:合理的饮食有助于减少造口排出物的异味和量。少吃容易产气的食物,如豆类、洋葱、萝卜、碳酸饮料等,避免引起腹胀不适;减少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防止加重肠道负担;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蔬菜、水果、粗粮等,但要注意细嚼慢咽,避免食用坚果、玉米等不易消化的食物,以防堵塞造口。

运动与活动: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增加腹压的动作,如举重、俯卧撑、仰卧起坐等,防止造口旁疝的发生。可以选择散步、太极拳、瑜伽等较为舒缓的运动。运动时,要注意保护造口,避免造口袋受到碰撞或挤压。

衣物选择:穿着宽松、柔软、棉质的衣物,避免紧身衣裤对造口造成压迫和摩擦。腰带不要系在造口上方,以免影响造口血液循环和造口袋的使用。

警惕并发症:早发现早处理

肠造口可能引发并发症,如皮肤问题和造口狭窄。皮肤问题包括发红、瘙痒等,通常由粪便渗漏或过敏引起,需及时更换造口袋和涂抹保护剂,严重时应就医。造口狭窄导致排便困难,轻者可尝试扩肛,重者需手术。其他问题如造口脱垂或出血,也应及时就医。

细心养护肚皮上的造口,可减少并发症,增强患者信心。希望这份攻略能帮助肠造口患者,让他们的造口得到更好的照顾。

2025-07-18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