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家庭护理

双相情感障碍家庭护理
作者:​黄鹏   单位:乐山市五通桥区精神病医院
2335

当小萍的母亲第一次目睹女儿在凌晨三点精神抖擞地“规划”价值百万的创业项目,又在两周后蜷缩床上无声哭泣时,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无助。——这就是双相情感障碍带给家庭的真实挑战。这种以躁狂/轻躁狂与抑郁反复交替或混合发作为特征的重性心境障碍,将整个家庭卷入情绪的惊涛骇浪。家庭,是患者最重要的支持港湾,科学、坚韧、充满温度的家庭护理是稳定病情的核心力量。

一、基石:理解疾病与日常稳定维护

核心认识:

两极波动: 不是“性格多变”,而是远超常态的情绪极端变化。

慢性复发: 需长期管理,复发率高,家庭护理是持久战。

家庭影响: 家庭是重要支持,也可能成为压力源。高情感表达(过度批评或卷入)易诱发复发。理解是减少误解、科学护理的基础。

生命线守护:确保药物依从性

核心理念: 规律服药是稳定基石,预防复发最有效。

家庭行动:

协作管理: 使用分装药盒和手机闹钟,温和监督并亲眼确认服药(“我们一起看看药吃了吗?”)。

记录沟通: 记录服药(时间、剂量)、情绪、副作用(手抖、嗜睡等),及时反馈医生,绝不擅自调药或停药。

化解阻力: 当患者想停药(因感觉好或副作用),强调药物是“维持健康”、“预防复发”,借助医生权威解释。

稳定绿洲:建立规律健康生活

睡眠优先: 睡眠紊乱是最强复发诱因。

全家协力维护固定作息(尤其睡眠/起床),周末尽量一致。

营造安静、黑暗、舒适睡眠环境。睡前避免咖啡因、尼古丁、电子屏幕。

均衡饮食: 规律三餐,营养均衡,足量饮水。抑郁期准备易于食用的食物。

适度运动: 鼓励散步、瑜伽等温和活动。避免躁狂期过度消耗。

减压管理: 识别家庭压力源,共同学习放松技巧(深呼吸、正念)。

预警雷达:识别复发早期信号

家庭观察: 每位患者信号不同,需敏锐觉察。

躁狂苗头: 睡眠少但精力旺、话多语速快、花费增多、易怒/兴奋、过度自信。

抑郁苗头: 睡多仍累、沉默退缩、食欲改变、流露绝望、兴趣丧失。

建立“家庭预警清单”: 与患者及医生共同制定个性化清单(如:“连续3天睡眠少于5小时且话多”)。一旦发现,立即启动预案(联系医生、加强监护、确保服药、调整环境)。

二、直面风暴:发作期的针对性应对

针对双相情感障碍的不同发作期,家庭护理的重点和方法有所不同:

护理重点 - 抑郁发作期:

核心目标: 为患者提供安全港湾,严防自杀风险

情感支持:给予患者无条件的接纳,表达“我在这里陪你”。

避免使用“振作点”等无效甚至有害的言语。

多倾听患者的感受,避免说教。

安全与照护:严防自杀是重中之重。

直接询问患者:“你有伤害自己的想法或计划吗?”

认真对待患者的任何自杀信号,将其视为紧急警报。

立即移除环境中的危险物品(如过量药物、尖锐利器)。

活动与互动:不强求患者进行活动,但可以温和邀请进行短时间的活动,如晒太阳。

护理重点 - 躁狂/轻躁狂发作期:

核心目标: 温和地为患者设定界限,保障其人身和财务安全,降低环境刺激。

情感支持:保持自身冷静平和的态度。

使用简短、清晰的语言与患者沟通。

避免与患者争论或批评其行为。

尝试使用“我”语句(如“我感到担心……”)来表达感受。

安全与照护:为患者设定清晰、合理的界限。

采取措施保护财务安全(如限制信用卡、大额现金)。

确保患者的基本需求(如饮食、休息)得到满足。

活动与互动:避免安排或参与可能过度刺激患者的活动。

三、危机时刻:家庭应急行动

自杀风险紧急处置:

一旦明确患者有自杀念头、计划或准备行为(如囤药、写遗书),则应立即行动!

步骤:确保24小时贴身监护,立即联系主治医生、精神科急诊或心理热线,并安全护送就医。

严重冲动伤人或毁物:

首要:保护自身安全! 避免肢体对抗。

尝试温和安抚,引导至安全空间。

如情况失控且危险,应寻求帮助并报警(清晰说明:“患者有精神疾病,急需医疗救助”),等待专业人员处置。

四、续航之源:护理者的自我关怀

家庭护理是马拉松,忽视自我的护理者终将枯竭。

寻求支持网络:

加入家属互助团体: 分享经验,获得理解(线上或线下)。

家庭分工: 明确责任,轮流休息,拒绝由一人承担全部责任。

坦诚沟通: 向家人朋友倾诉,寻求帮助。

善用专业支持: 与医生沟通患者情况,家属自身可寻求心理咨询。

设定合理期望: 接受康复曲折性,允许复发。关注微小进步。

划清健康界限: 明确“我能做”与“不能做/不该做”。学会说“不”。保护个人时间、空间、情绪能量。这不是自私,是可持续的前提。

投资自我健康: 保证自身充足睡眠、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坚持爱好,安排专属放松时间。

每一次耐心的提醒服药,每一次敏锐捕捉情绪的涟漪,每一次危机边缘的果敢行动,都是对亲人生命最深沉的守护。风暴或许反复,但家的锚链,由理解编织、用科学加固、以韧性维系,终将成为穿越黑暗、驶向稳定最坚实的依靠。照顾好自己,才能持久守护所爱。寻求帮助,是智慧与力量的体现。同舟共济,终抵安宁彼岸。

2025-08-01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