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川崎病是一种可能与感染、免疫或者遗传等因素有关的疾病,主要造成全身性血管炎,患病群体以5岁以下的小儿多见,会对患儿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比如心脏冠状动脉损伤等,及时治疗与管理非常重要。下面对小儿川崎病作健康科普:
小儿川崎病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发热。患有川崎病的小儿常持续高热,体温高达39℃以上,时间一般超过5天。采用抗生素治疗无法起到作用,退热效果欠佳。
皮肤黏膜症状。小儿川崎病会引起明显的皮肤黏膜症状,比如全身多形性皮疹,或者有双眼球结膜充血的情况,部分患儿口唇红肿皲裂,也可见舌乳头突起。
四肢改变。川崎病会导致患儿手足出现硬性水肿,在恢复过程中也会有指(趾)端脱皮的情况。
淋巴结肿大。川崎病患儿可能引起淋巴结肿大,一般表现为颈部单侧淋巴结肿大。
心血管系统表现。如果小儿患病时间超过1周,则心脏与冠状动脉可能受到川崎病的累及,且在1~6周内可能出现心肌梗死。
小儿川崎病的危害有哪些
心血管系统损害。小儿川崎病会累及心血管系统,冠状动脉病变为主要危害,比如冠状动脉瘤或者扩张等。如果患儿未得到及时治疗,则发生冠状动脉扩张的风险较高,病情持续发展可形成冠状动脉瘤,有破裂的风险,也可能形成血栓而引起心肌梗死,或者直接猝死。也有患儿可能出现冠状动脉狭窄,从而引起心肌缺血,这也会引起心肌梗死。川崎病也可能引起心肌炎、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系统损害。
多系统器官损害。川崎病会累及小儿的肝胆系统,可引起胆囊积液,并有发热和腹痛等症状,也伴有肝功能异常。部分患儿的关节与肌肉受到累及,从而造成关节炎或关节痛,此种损害风险较大,但通常是可逆的。有的患儿神经系统会受到影响,严重时会造成无菌性脑膜炎、脑病等,或者引起抽搐、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异常反应。
身体发育受限。川崎病对小儿身体发育会造成影响,尤其在急性期患儿会有高热、食欲不振等情况,并由此出现体重下降,也可能有长期的心脏功能受损,从而累及小儿的运动能力,生长速度也可能变慢,身体发育受到限制。
免疫力下降。川崎病常导致小儿免疫系统紊乱,致使小儿反复感染的风险增大,也可能引起过敏等。
如何预防小儿川崎病
增强免疫力。小儿川崎病与免疫力下降有很大关系,在预防这种疾病时,要注重增强小儿免疫力。生活中保证小儿饮食营养均衡,多补充维生素和蛋白质等,比如多吃蔬菜水果、鸡蛋等,限制富含糖分和盐分的食物摄入。适当进行活动锻炼,让小儿每天在户外活动一段时间,比如散步、跑步等,以加快体循环和血液循环,有助于小儿身体素质增强。保证小儿每天睡眠充足,睡眠时间要超过9小时,防止睡眠不足影响小儿免疫力。
预防感染传播。在生活中要让小儿勤洗手,在吃饭前和上厕所后都要仔细洗手。房间保持定期通风和消毒,保持空气流通。如果到了流行病高发季节,则尽量不带小儿去人流量大的地方或者场所,注意戴好口罩进行防护,隔绝病毒对小儿身体的侵袭。
加强环境管理。防止小儿接触到烟草烟雾,也避免接触到尘螨等,以防这类污染物对小儿身心健康造成危害。房间的空调温度保持适宜,不可太低,避免室内外温差较大,也能预防患儿生病。
川崎病对小儿身心健康的危害大,生活中要通过常见症状进行识别,早期发现小儿患病,如果发现小儿持续发热,并有皮疹或者结膜充血等症状出现,及时带着患儿到正规医院就诊,避免耽误治疗。也要对川崎病进行积极预防,注意增强小儿的身体免疫力和预防感染传播等,并让小儿待在良好的环境里,可很好地预防川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