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个方面认识腹股沟疝

从五个方面认识腹股沟疝
作者:刘红   单位:南充市顺庆区潆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04

在人体的腹股沟区域,有时会出现一种名为腹股沟疝的病症,而腹股沟疝手术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关于腹股沟疝手术的各类知识。

什么是腹股沟疝

腹股沟疝,简单来说,就是腹腔内的脏器,如小肠、大网膜等,通过腹股沟区的薄弱部位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包块。这个区域本身相对薄弱,当腹腔内压力增高,如长期咳嗽、便秘、排尿困难,或从事重体力劳动、小儿哭闹等情况,就容易导致疝的形成。常见的腹股沟疝分为腹股沟斜疝和腹股沟直疝。斜疝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壮年,疝内容物可进入阴囊;直疝则多见于老年男性,一般不进入阴囊。

为什么需要手术治疗

症状影响生活:腹股沟疝一旦出现,往往会在腹股沟区出现可复性肿块,站立、行走、咳嗽或劳动时肿块突出,平卧休息或用手推送,肿块可回纳腹腔。随着病情发展,肿块突出会越来越频繁,还可能伴有坠胀感,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活动能力。

潜在风险:若不及时手术,疝内容物可能发生嵌顿,即突出的脏器被卡在疝环处,无法回纳,导致局部疼痛加剧。若未得到及时处理,嵌顿的脏器会因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坏死,引发急性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手术方式

传统疝修补术:主要是将缺损周围的组织进行缝合修补,如将腹股沟韧带和联合腱缝合在一起,以加强腹股沟区的薄弱部位。其优点是操作相对简单,不需要使用特殊材料,费用较低。然而,缺点也较为明显,由于是强行拉拢周围组织进行缝合,术后局部张力较大,患者疼痛明显,恢复较慢,且复发率相对较高。

无张力疝修补术:这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手术方式,是利用人工合成的补片材料,对腹股沟区的缺损进行修补。补片的存在可以分散腹腔内压力,减少缝合的张力。这种手术的优点是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较低,一般在1%~5%。不过,无张力疝修补术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补片作为异物植入体内,可能会引起局部的排异反应或感染。

腹腔镜疝修补术:这是一种微创手术方式,通过在腹部做几个小切口,插入腹腔镜和手术器械,在腹腔镜的监视下进行疝修补操作。它的优点众多,如视野清晰,可以全面观察双侧腹股沟区,同时处理双侧疝或隐匿疝;对腹腔内其他脏器干扰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但腹腔镜疝修补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手术需要全身麻醉,对患者身体状态要求较高,且手术费用相对较高。

手术前准备

身体检查: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心电图、胸部X光等,以评估身体的整体状况,判断是否能够耐受手术。对于存在心肺功能障碍、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需要在术前将病情控制稳定。

肠道准备:为了避免术中肠道损伤导致感染,术前可能需要进行肠道准备,如术前1~2天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

手术后注意事项

伤口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沾水,以防感染。医生一般会定期更换伤口敷料,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如果伤口出现红肿、渗液、疼痛加剧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

饮食注意:术后麻醉清醒后,若无恶心、呕吐等不适,可先给予少量饮水。逐渐过渡到流食、半流食,如米汤、粥等,再恢复正常饮食。饮食应富含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蛋类等,以促进伤口愈合;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便秘导致腹压增高,影响疝修补效果。

活动管理:术后早期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一般建议休息1~3个月,具体时间根据手术方式和患者恢复情况而定。三个月内避免提举重物,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可适当进行散步等轻度活动,以促进胃肠蠕动和身体恢复。

定期复查:术后应按照医生的医嘱定期复查,一般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等时间节点进行复查,了解伤口愈合和疝有无复发等情况。

结语

腹股沟疝手术是治疗腹股沟疝的有效方法。患者在了解相关知识后,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术前准备和术后康复,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2025-08-19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