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知识

中医药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知识
作者:李清   单位:章丘区中医医院 内分泌风湿科
1315

桥本氏甲状腺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种,病情很容易反复发作并且病程较长,中医运用独特视角解读这一疾病,并利用中医药治疗方法为疾病提供了一条新的康复路径。

中医解释桥本氏甲状腺炎

中医将桥本氏甲状腺炎归属于“瘿病”的范畴内,认为除了人的先天体质影响之外,后天环境、饮食以及情志等都是疾病的导火索,疾病本质是抵抗力的下降,使得人体脏腑功能失调,进而造成痰液增多、气机紊乱以及血液运行不畅等,长此以往就会让颈部形成肿块,若是没有及时处理,肿块体积逐渐增大还会造成吞咽困难、声音嘶哑或者呼吸不畅等症状。

中医药治疗方法

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常遵循辨证施治的原则予以治疗,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对不同病人的病因、病性、病位等进行综合分析,再结合病情特点以及个人体质差异性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1.中药口服。(1)肝郁气滞证:这类人群颈部肿块较为坚硬或者质地中等,伴有咽喉部位的梗阻感,常常处于抑郁的情绪中,女性还会表现出月经不调的症状。常用柴胡疏肝散进行治疗,用药之后可以达到理气疏肝以及软坚散结的目的。

(2)气滞痰凝证:这类病人颈部肿块质地柔软并且没有压痛症状,不存在清晰的边界线,多烦躁易怒。常用逍遥散合海藻玉壶汤予以治疗,这一方剂中选用了北柴胡用来疏肝理气,再配合海藻、昆布等药物散结消瘿并软坚化痰,同时搭配了其他十余味中草药共同发挥出软坚化痰以及解郁理气的功效。

(3)痰瘀互结证:这类病人颈部肿块质地较为坚硬,并且存在结节感,局部还会出现闷胀不适的感觉,咽喉部位常常伴有压迫感或者阻塞感,会有轻度疼痛的症状。常用桃红四物汤予以治疗,可以达到散结化痰以及活血化瘀的目的。

(4)气阴两虚证:这类病人颈部肿块一般为中等质地或者质韧,存在轻度压迫感,生活中常常存在心悸气短或者神疲乏力的情况,形体较为消瘦且失眠多梦。常用生脉散合消瘰丸予以对症治疗,能够达到散结化痰以及养阴益气的功效。

(5)脾肾阳虚证:这部分病人颈部肿块质地坚韧,喉咙部位常常伴有压迫感以及梗阻感,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还伴有腰膝酸软以及形寒肢冷的症状,女性病人大多月经不调。常用金匮肾气丸合阳和汤予以治疗,方剂中选取了十余味天然中草药,能达到化瘀散寒以及温补脾肾的功效。

2.中药外敷。根据不同病人的实际情况选取浙贝母、夏枯草、川芎以及生半夏等中草药,之后将其打碎成粉末状,使用酒、醋或者蜂蜜调和成糊状,外敷在患处,每周2次,每次4~6小时,可以达到软坚散结以及活血化瘀的目的,比较适用于甲状腺肿大较为明显的病人,效果显著。

针灸疗法

针灸是中医技术中一种效果较好的外治疗法,针对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病人,一般选择人迎穴、天突穴以及风池穴作为主要穴位,配合远端的足三里穴、太冲穴、关元穴以及三阴交穴等实施针刺,每次20至30分钟,每周2至3次,一般10次为一个疗程,能够有效调节脾、肝、肾的功能,疏通颈部经络,从而缓解全身症状及甲状腺肿大等不良情况。

中医情志调节

由于桥本氏甲状腺炎的发病与情志息息相关,因此在中医药治疗的同时还会利用“怒伤肝”“思伤脾”的原理引导病人调节情绪,病人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太极拳、八段锦等训练,每天10至15分钟即可,在训练期间需要专注于平稳的呼吸,排除心中杂念,从而有效缓解苦闷的情绪。此外,还应注重多与亲友沟通,倾诉内心的苦闷也能达到不错的舒缓效果。

总而言之,随着中医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中医药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希望大家能够对此多一些了解,在疾病治疗时也能多一个选择,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早日恢复健康。

2025-07-17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