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控制产后大出血

如何有效控制产后大出血
作者:​王胜男   单位:​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9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二胎政策的开放,越来越多高龄女性选择妊娠,前置胎盘、多胎妊娠、巨大儿等高危产妇人数占比逐年递增,使得产后出血发病率也随之增加。

一、什么是产后大出血?

定义:产后大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500ml,剖宫产者≥1000ml,为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为产妇重要死亡原因之一,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占全世界产妇死亡原因的25%,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包括胎儿娩出后至胎盘娩出前,胎盘娩出至产后2小时以及产后2小时至24小时三个时期,一般在产妇分娩后的 2 小时内出现,且短时间会流失大量血液,进而可能造成失血性的休克,严重时会对产妇生命造成危及。

二、产后大出血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产后大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四大类,常被记为“4T”:

1. 张力 (Tone):最常见的原因(占70%)。指子宫收缩乏力,即胎儿娩出后子宫肌肉无法有效收缩来关闭胎盘剥离处的血管,导致持续出血。

2. 创伤 (Trauma):产道损伤,如宫颈、阴道或会阴部的撕裂伤,或剖宫产切口撕裂。

3. 组织 (Tissue):胎盘组织残留或胎盘植入(胎盘异常附着在子宫壁上),导致子宫无法正常收缩。

4. 凝血 (Thronbin):孕妇本身存在或因大出血继发的凝血功能障碍,血液无法正常凝固。

患者陈某顺产后即刻大出血,产后2小时阴道出血量520ml,予麦角新碱肌肉注射,缩宫素和贝瑞宁静脉滴注,阴道塞纱,放置止血水囊,放置宫腔引流管等措施止血,患者产后即刻大出血得到控制,产后予促进子宫收缩、子宫复旧、纠正贫血、会阴伤口护理及预防感染等对症治疗后,患者24小时阴道出血量570ml,步行出院,总住院天数5天。

宫腔纱条填塞术,通过填塞纱条,使宫腔压力增高对宫腔壁产生压力压迫创面阻止出血,同时对宫腔还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促使子宫收缩恢复等进一步达到止血效果,该种方式操作便捷,止血迅速,禁忌症少,副作用和创伤性很少,恢复过程快,有效维持血容量。

宫腔水囊压迫止血,操作简便,一次性放入宫腔即可,球囊形状可随宫腔、阴道变化,宫腔受力均匀,不留死腔,取囊操作相对容易,有效缩短了止血时间、宫腔填塞物留置时间,降低了再出血、感染的发生率。

麦角新碱是目前最近研发的一种止血药物,可对子宫肌层血管进行快速收缩,具有较好的止血效果,相较于缩宫素效果更强更加持久。

产后大出血应用单一止血方法如阴道塞纱或放置止血水囊或使用止血药物的研究较多,但应用宫腔填塞止血术联合多种止血药治疗顺产后大出血方面的报道较少,现我院应用宫腔填塞止血术联合多种止血药治疗顺产后大出血患者一例,出血得到控制,效果明显。

三、总结

产后大出血虽然凶险,但当前医疗设施先进,医疗技术精湛,医护人员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绝大多数情况都能被成功救治。

1.产后大出血急救及病情观察

产后大出血患者处于病情危急的状态,无论是心理还是身体都遭受着重创,需要医护人员快速采取急救措施,找准产后出血的诱发性因素,并有针对性地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以及感染风险。同时注意监测患者的血压和脉搏情况,观察患者出血量变化,了解患者并发症状,做好详细的记录,并对抢救过程进行记录。

2.医护合作联合患者家属,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护理方案

患者产后即刻大出血,医生与护士迅速配合,采取止血措施,予宫腔填塞止血术,予药物止血,予促进子宫收缩、子宫复旧、纠正贫血、会阴伤口护理及预防抗感染等对症治疗,联合患者家属,一起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护理方案。

2025-09-12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