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肋骨骨折患者进行呼吸训练,预防肺部并发症?

如何指导肋骨骨折患者进行呼吸训练,预防肺部并发症?
作者:刘冬冬   单位: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645

肋骨骨折是胸部常见的损伤,多由外力撞击、骨质疏松或剧烈咳嗽等因素引发。由于骨折后疼痛限制呼吸运动,患者容易出现肺不张、分泌物滞留和细菌滋生,进而增加肺部感染的风险。因此,科学的呼吸训练对于促进患者康复、预防肺部并发症至关重要。以下将详细介绍如何指导肋骨骨折患者进行呼吸训练。

呼吸训练的重要性

肋骨骨折后,患者常因疼痛不敢深呼吸,导致肺泡开放不足,气体交换受阻,分泌物容易在肺部积聚。这不仅会引发肺部感染,还可能加重呼吸困难,影响整体康复进程。通过呼吸训练,可以有效改善肺部通气功能,促进痰液排出,降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

呼吸训练的具体方法

深呼吸训练。操作方法:患者取舒适体位,用鼻子缓慢吸气,尽量扩张胸腔,使腹部隆起;然后用嘴巴缓慢呼气,感受腹部内收。每次训练持续5~10分钟,每天进行数次。注意事项:吸气时要尽量深入,呼气时要缓慢,避免用力过猛。对于疼痛明显的患者,可以在训练前30分钟服用止痛药,以减轻疼痛对呼吸功能的限制。

缩唇呼吸。操作方法:用鼻子吸气的同时腹部慢慢鼓起,憋住3~5秒,再缩唇慢慢呼气,每分钟8~10次,每次持续3~5分钟。注意事项:呼气时要尽量延长,使气体由双唇间均匀地排出,有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

腹式呼吸。操作方法:一手放在胸前,一手放在腹部,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腹部内收。每天练习两次,每次10~20分钟,每分钟10次。注意事项:腹式呼吸可以增强膈肌的运动,提高肺通气量,有助于预防肺部并发症。

胸廓运动。操作方法:手臂向两侧外展或上举同时吸气(默数1、2),坚持原动作同时屏气3~5秒(默数3、4、5),放下手臂收回到胸前同时呼气(默数6、7、8、9)。每天4~5次,每次5~10分钟。注意事项:胸廓运动可以扩大胸廓活动度,改善肺部通气功能,但动作要轻柔,避免加重骨折疼痛。

辅助训练方法

咳嗽排痰训练:患者双手保护伤区,防止咳嗽时牵拉伤区引起剧烈疼痛。然后用鼻缓慢深吸气,吸足后稍作停顿,再张开嘴巴,同时利用腹部的力量将痰咳出。对于痰液黏稠者,可使用祛痰药物如氨溴索或乙酰半胱氨酸,每天2~3次,有助于稀释痰液,促进排出。

体位引流:根据肺部感染部位,采取不同体位进行引流。例如,下叶感染时可采取俯卧位,上叶感染时可采取坐位。每次引流15~20分钟,配合拍背手法,有助于分泌物排出。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加重骨折疼痛。

呼吸训练器辅助: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患者可使用气球、呼吸训练器等工具进行锻炼。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呼吸节奏和深度,加速恢复。

呼吸训练的注意事项

疼痛管理:在进行呼吸训练前,患者应先控制疼痛。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必要时可使用阿片类药物如可待因。建议在深呼吸和咳嗽前30分钟服用止痛药,以减轻疼痛对呼吸功能的限制。

循序渐进:呼吸训练应循序渐进,避免过度锻炼导致疼痛加重或影响骨折愈合。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逐步增加训练强度和时间。

定期复查:患者应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调整训练方案。

环境管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度维持在40%~60%,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定期消毒,减少病原体暴露。

营养支持:保证充足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有助于组织修复和免疫力提升。患者可增加鱼类、蛋类、奶制品等优质蛋白摄入,补充维生素C和锌等营养素。

专业指导:呼吸功能锻炼应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患者受伤后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与指导。

总结

肋骨骨折患者的呼吸训练是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关键措施之一。通过科学的呼吸训练,患者可以改善肺部通气功能,促进排痰,减少肺部感染的风险。在训练过程中,患者应遵循医生的指导,注意疼痛管理,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同时,患者还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营养状况,增强身体免疫力,促进骨折愈合和康复。

2025-07-23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