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您知多少?

支气管哮喘您知多少?
作者:王雪俐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379

哮喘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全球哮喘防治倡议(GINA)估计,全球约有3.39亿哮喘患者(2023年数据)。全球平均患病率约4.3%(成人)和8.6%(儿童)。每年全球约45万人死于哮喘(多数因急性发作未获及时救治)。我国患病率持续上升,其中成人哮喘患病率约4.2%(2020年研究数据),较20年前(1%-2%)显著增加;儿童哮喘患病率增速更快:0-14岁儿童从1990年的1.09%升至2010年的3.02%,2020年部分地区(如上海)高达7.9%。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为特征,以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为主要表现的异质性疾病,通常伴有可逆性气流受限和气道高反应性,症状随时间变化。其主要特征是:

慢性气道炎症:气道内壁存在持续的、非特异性的炎症反应。 这是哮喘的核心病理基础,即使在没有症状时也可能存在。

气道高反应性:气道对各种刺激(称为“触发因素”)异常敏感,反应过度强烈。常见的触发因素包括:过敏原(如尘螨、花粉、宠物皮屑)、冷空气、烟雾、空气污染、化学气味、运动、呼吸道感染(如感冒)、某些药物等。

反复发作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可逆性:气流受限可以通过治疗(如吸入支气管扩张剂)或自行缓解。气流受限:气道因炎症肿胀、平滑肌收缩(支气管痉挛)以及粘液分泌增多而变得狭窄,导致空气进出肺部受阻。

呼吸道症状:这种气流受限会导致一系列反复发作的呼吸道症状,通常呈发作性和可变性(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出现频率可以变化),并常在夜间或凌晨加重。

典型症状包括:

喘息:呼吸时发出高调的哨笛音(尤其在呼气时);气短/呼吸困难:感觉空气不足、呼吸费力;胸闷:胸部有压迫感或紧束感;咳嗽:可以是干咳或有痰,常在夜间或运动后加重。

哮喘常见的诱因有:

过敏原的突袭:1.尘螨:藏匿于床褥、沙发、地毯中的微小生物及其排泄物是室内最常见的过敏原。2.花粉:春秋季节,树木、草类的花粉随风飘散,极易诱发季节性哮喘。3.霉菌:潮湿环境(如浴室、地下室)滋生的霉菌孢子。4.宠物皮屑:猫狗等宠物的皮毛、皮屑、唾液中的蛋白质。5.蟑螂的“馈赠”:蟑螂的躯体碎片和排泄物也是强力过敏原。

呼吸道感染的“趁火打劫”:普通感冒、流感等病毒或细菌感染,是诱发儿童哮喘发作和成人哮喘加重的首要因素。

空气的“刺痛”:1.烟草烟雾:强烈刺激物,损伤气道,诱发炎症和痉挛。2.空气污染:PM2.5、臭氧、二氧化氮等污染物直接刺激呼吸道。3.刺鼻气味:强烈的香水、消毒水、油漆、油烟等化学气味4.冷空气突袭:寒冷干燥的空气直接刺激气道。5.身体的“抗议”:剧烈的体育活动(尤其是寒冷干燥环境下),可能导致运动诱发性哮喘。但这并不意味着哮喘患者不能运动!恰当的热身、选择合适的运动和使用预防性药物,可以有效控制。6.情绪的“波澜”:强烈的情绪波动(大哭、大笑、愤怒等)有时也可能通过神经反射诱发气管收缩。

尽管哮喘是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但是部分患者及家属对哮喘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误区一:“哮喘是儿童病,长大了就会好。”虽然儿童期哮喘常见,但成人同样可能新发哮喘。儿童哮喘患者中,部分症状在青春期可能减轻或“消失”,但气道炎症和高反应性可能持续存在,成年后尤其在遇到诱因时可能复发。误区二:“不喘了=病好了,药可以停了。”这是最危险、最常见的误区!哮喘的气道炎症是长期存在的,即使没有症状,炎症也可能在“闷烧”。擅自停药,炎症失去控制,气道损伤持续累积,不仅增加急性发作风险,还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气道重塑(永久性狭窄)。遵医嘱坚持使用控制药物是管理哮喘的核心!误区三:“吸入激素副作用大,能不用就不用。”用于哮喘的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剂量非常小(通常以微克计),药物主要作用于气道局部,进入全身血液循环的量极少。其带来的益处(有效控制炎症、预防发作、保护肺功能)远远大于可能的局部副作用。吸入激素是控制哮喘炎症的基石药物,安全性良好。误区四:“哮喘病人不能运动。”恰恰相反!在哮喘得到良好控制的前提下,规律、适度的运动(如游泳、快走、太极、瑜伽)对增强心肺功能、改善生活质量非常有益。

2025-07-17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