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射病是什么?如何防御?

热射病是什么?如何防御?
作者:王林   单位:崇左市人民医院急诊科
2132

热射病是严重急性疾病,核心特征是体温调节失衡致体内热量积聚,会损害多器官系统、危及生命。了解其本质和分型利于识别处理。按临床表现和发病机制,热射病分经典型和劳力型,前者多见于高温环境易感人群,后者常见于高强度体力活动者。科学认知该病复杂性,可为防护与急救奠定基础。

一、认识热射病:不只是中暑那么简单

1.疾病本质:

(1)核心体温:迅速升高至40℃以上,远超正常体温范围,导致体内酶活性降低,代谢紊乱。

(2)神经系统障碍:意识模糊、抽搐或昏迷,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脑水肿,危及生命。

(3)多器官损伤:可引发肝肾功能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导致全身多系统功能衰竭。

2.临床分型:

(1)经典型:多见于老年人和体质虚弱人群,因其身体机能下降、抵抗力弱,更易受外界环境影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会使体温调节功能失衡,引发疾病。炎热夏季,长时间待在户外或通风差的室内,易因高温发病,出现中暑等健康问题。

(2)劳力型:常见于热衷剧烈运动的年轻人群,他们进行长跑、篮球、足球等高强度体力活动,使体内新陈代谢加快,体温短时间急剧升高,这在运动医学中常见。

二、预警信号与诊断标准:

1.典型症状:

(1)早期表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容易被误认为是普通中暑。

(2)危重表现:高热、无汗、意识障碍、抽搐、昏迷,甚至出现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2.诊断要点:

(1)核心指标:体温超过40℃,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和多器官功能障碍。

(2)辅助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检查,帮助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三、现场急救:黄金30分钟

1.急救步骤:

(1)脱离热源:迅速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避免继续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2)快速降温:用冷水擦拭全身,或用冰袋敷在头部、颈部、腋下等大血管处。

(3)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及时调整急救措施。

2.注意事项:

(1)禁忌行为:避免使用酒精擦浴,防止酒精中毒;不要给患者喂食喂水,以免误吸。

(2)转运要求:在降温处理后,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四、高危人群防护策略:

1.特殊人群防护:

(1)婴幼儿:保持室内凉爽,避免长时间外出,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2)老年人:定期监测体温,避免高温时段外出,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2.职业防护:

(1)户外工作者: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开高温时段,佩戴防晒帽、穿透气衣物。

(2)运动员:在高温环境下训练时,注意适时休息,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防止脱水。

五、科学预防措施

1.环境控制:

(1)居家防护:合理使用空调或风扇降温,定期开窗通风,避免长时间待在密闭空间,以防中暑等健康问题。

(2)公共场所:商场、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管理者应开启空调,提供清凉饮料,设置休息区,防止市民因高温身体不适。

(3)工作场所:办公室、工厂等,雇主应采取降温措施,如装空调、风扇,提供冷饮,合理安排工作时间,确保员工健康与效率。

(4)户外活动:选择清晨或傍晚等气温低时段,避免烈日暴晒,佩戴遮阳装备,涂抹防晒霜,携带清凉饮料和防暑药品,预防中暑等疾病。

2.个人防护措施:

(1)穿衣指南:夏季选质地轻薄、透气吸汗衣物,调节体温保持干爽。外出戴遮阳帽和太阳镜,阻挡紫外线保护皮肤和视力。

(2)饮水方案:为维持水分平衡,定时定量饮水,别等口渴才喝。高温或运动后,适量饮含电解质饮料补充盐分和矿物质。

(3)防晒措施:户外活动,除穿防晒衣物和配饰,还应涂防晒霜,选适中SPF和PA值产品,均匀涂于暴露皮肤,隔几小时补涂。

(4)饮食调理:合理饮食,多吃含维C和维E食物增强抗晒力,适量摄入含Omega-3脂肪酸食物减轻皮肤炎症,避免多吃辛辣油腻食物。

总之,热射病病死率可达60%以上,即使存活也可能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当出现疑似症状时,请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争分夺秒进行抢救。预防胜于治疗,高温天气请务必做好防护措施,避免悲剧发生。

2025-07-29
分享    收藏